2010年10月8日,诺贝尔奖首次与一个中国公民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就是刘晓波。
在此之前,诺贝尔奖虽然与杨振宁、李政道、高行健等人的名字相关,但可惜他们只是荣获诺奖的外籍华人。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作为诺奖中分量最重的和平奖,更是与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美国前总统卡特、波兰总统瓦文萨、前苏联氢弹之父萨哈罗夫、南非黑人大主教图图、缅甸民间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和特雷莎修女等一连串耳熟能详的伟大名字相关。但是今天,您的耳朵并没有听错,获得今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是一个十分亲切的中国名字——刘晓波。
挪威的诺贝尔奖委员会于10月8日宣布把今年的和平奖授予中国文学评论家、政治批评家、《零八宪章》起草人之一刘晓波博士,从而使刘晓波成为中国境内获得此奖的第一人。10月9日,刘晓波的照片和简介几乎成为世界各国主要媒体的头版头条。但在诺奖首次降临的中国,新闻媒体上只能见到一则无关紧要的简讯,内容竟然是外交部对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表示抗议。
刘晓波,一个多么亲切的中国名字,但同时也是一个多么陌生的中国名字。21年来,这个名字一直是中国所有媒体必须遮蔽的对象,包括在信息已经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人,几乎没有机会听到这个名字——如果不是中国政府这次对挪威诺奖委表示强烈抗议的话。
很多人都想问刘晓波是谁?他在那里?是的,刘晓波是谁?他在那里?他是1989年6月4日黎明来临之前,通过斡旋,毅然带领被解放军戒严部队重重包围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围的最后数千名静坐抗议的青年学生和平撤离天安门广场,从而避免了在天安门广场发生血腥屠杀、血流成河的那个文学博士;他是21年来始终站在捍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维权第一线,勇敢地对任何践踏公民权利的专制暴行发出强烈批评的声音,从而使更多人在他的勇气感召下,克服了自己内心对专制的恐惧感的知识分子;他是被北京师范大学开除公职、21年来宁愿四度入狱也不肯离开自己所热爱的祖国去异乡他国流亡的国家囚徒,而且是110年诺奖史上第二个在监狱迎来自己喜获诺奖的光荣一刻的人;他是参与起草、并带领中国各界公民303人在2008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宣言》发布60周年前夕,正式公布《零八宪章》,以推动中国社会以和平方式实现民主转型的、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从重判处11年有期徒刑,此刻仍被囚禁在监狱的“中国的良心”。这就是刘晓波,一个名字和肉体都被囚禁的中国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他以自己的博爱之心、非凡的道德勇气与伟大的和平精神获得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堪称众望所归,当之无愧。这从得奖前众多国际知名人士、国际组织、包括多个国家以国会决议形式呼吁、提名推荐、世界舆论的高度期待和得奖后世界舆论几乎完全一致的高度称赞中得到验证,也可以从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得奖后曾引起国际舆论的激烈争论中得到反证。
授予刘晓波诺贝尔和平奖,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尽快认同普世价值、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转型的强烈期待。在世界范围内,希特勒、斯大林式的极权体制在上世纪最后10年已经式微,中国早在极权体制集体崩溃之前就率先启动了自我改革,但遗憾的是,比中国改革起步晚得多的国家都已经成功地实现民主转型,而中国仍把体制转型故意限制在经济改革的狭小范围,虽然高扬改革旗帜30年,但路过政改之门30年而不入。这完全是中国几代平庸的执政者缺乏政治家的责任伦理与道德勇气的结果;在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面前,他们畏首缩脑,手足无措,执政目标仅以维持本人任期内的“稳定”为最高指向。他们宁愿坐视利益集团如猛虎扑食般鲸吞蚕食弱势群体的利益,将中国社会撕裂,使广大民众与利益集团两极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日趋尖锐,也拒绝启动政治改革的按钮。这种不负责任的执政态度,无异于将国家置于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之巅。
政治改革,刻不容缓!这是中国民间社会长久以来的急切期待,也是任何一个执政者无权回避的历史义务。相信任何一个心忧其民的爱国者,都无不为之忧心如焚,刘晓波就是中国知识阶层为民众忧虑的杰出代表之一。可贵的是,他长久以来所呼吁和坚持的,正是中国社会以和平的方式完成民主化改革,实现社会转型。这种和平、理性的精神,既集中体现在他领衔公布的《零八宪章》之中,也体现在他《我没有敌人》的法庭最后陈述中。
要推动中国社会和平转型,仅有以刘晓波为代表的民间社会站出来呼吁与推动,是不够的。可喜的是,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不同的场合,先后8次大声疾呼政治改革。温家宝总理的政改疾呼,可以看作是官方对民间长久以来的政改期待的首次回应。但作为执政集团一员,仅有口头呼吁显然是不够的,民间欢迎中国总理的口头呼吁,更期盼执政集团以大无畏的政治勇气,尽快用实际行动启动政治改革进程。
刘晓波是以和平、理性和建设性的精神推动中国社会改革的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授予他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这当然是对他本人的极大肯定与褒扬。但透过对他的褒扬,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和平变革的极大期待与深切善意。马丁·路德·金因为用甘地非暴力的和平抗争精神推动美国人权事业进步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曼德拉因与德克勒克携手推动结束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拉宾因签订巴以和平协议而携手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金大中因推动朝鲜半岛南北和解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每一次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发,都成为一段人类伟大的和平事业进步历程的见证。刘晓波作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第一个中国人,希望他的这次获奖,不但填补中国人在百年诺奖史上的空白,成为13亿中国大陆民众之骄傲,也成为全球华人之骄傲,更成为中国社会尽快以和平方式实现民主化转型、推动人权事业进步的见证。
民众可以宽容在诺贝尔和平奖这种巨大荣誉首次降临中国这片土地时,成千上万家中国媒体没有以突发重大新闻的方式,全程现场直播,或者以报纸特大号外、或连夜加印特刊的方式进行密集专题报道,只要能在整个民族为刘晓波获得这份殊荣的伟大时刻而自豪之际,官方能够充分感受到来自民间的政改期待和来自国际社会的深切善意,尽快启动民主转型进程,才是对民间社会和国际社会的正确回应。
——————————————
目录
社论
伟大的历史时刻——诺贝尔和平奖与中国民主转型是谁的? 本刊评论员 1
观察与评论
一个盛大的节日 本刊编辑整理 5
诺贝尔和平奖的自我救赎 一农 7
“拆迁自焚”悲剧发生的背后 北方可可 9
土地问题随想 张允若 11
未来10年中国需要解决的七大难题 邓聿文 15
装假的装甲维稳 王五四 26
新闻记忆
2010年9月新闻观察 本刊特约记者 28
思想随笔
没有良性民间社会的国家是可怕的 冉云飞 31
【公民】2010.10.15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