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天琪(左一)接受《苹果》专访,欣赏刘晓波(左三)广阔胸襟。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遗孀刘霞,被软禁8年后重获自由,前往德国,有份参与营救刘霞的好友、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廖天琪接受《苹果》专访时,她欣赏刘晓波的广阔胸襟,有丰富的政论和文化批判性,对于刘晓波未能活着出来,“这是我个人的终生遗憾”;她又认为香港虽然仍是距离中国最近的一个自由之地,但感叹香港的自由正不断减少。

廖天琪在刘晓波的悼念晚会后的隔天,在柏林接受《苹果》专访。在六四事件后积极加入海外民运工作、曾任曾任美国劳改基金会前副执行主任的廖天琪,心系中国人权,为多名系狱的中国异见人士挂心操劳而努力奔走,与刘晓波、余杰等学者与作家们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她并主持《黑色文库》,编辑出版了刘晓波等诸多异见作家的著作,工作上时常有往来,这也正是她于2005年应刘晓波之邀加入独立中文笔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视频

廖天琪在获知刘霞重获自由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泪涌而断续地说:“我没有……我没有……我没有……救出她的丈夫来。”在专访时她说:“真的是终生遗憾……晓波没有能够活着出来,这是我个人的终生遗憾……”

在南京出生、台湾长大,1970年代与德国汉学家马汉茂结婚后赴德国定居的廖天琪,认为刘晓波的胸襟实在广阔:“(别人)说晓波‘刘无敌’,讽刺他,说他‘我没有敌人’、‘我没有仇恨’,他说的这个话,在西方,全盘的被西方人,不只是接受,而是把他推崇到非常高的地位。”对于曾经讽刺刘晓波的人,廖天琪说:“我只能说非常可怜他们,我非常看不起他们。”

在廖天琪的眼中,香港是距离中国大陆最近的一个自由之地,独立中文笔会秘书处多次选择在香港召开年会,可是,她认为虽然年会仍能召开,但近年香港的变迁仍然让人感叹,自由度不断减少:“外界总认为港人十分冷漠,甚至有的人说香港人是经济动物,但我觉得其实他们(香港人)很敏感,当自由受到限制,他们马上就会做出反应,比如像占中的运动。虽然最后香港民众没有达到最后的目的,无法真正一人一票选出特首,但他们的抗争表达出了他们的意愿。这几年有的香港人提出要独立,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但北京就视为滔天大罪一样。”

大批香港市民每年在六四的烛光晚会上悼念死者,要求平反六四及释放所有被拘押的异见人士也让廖天琪十分感动。只要提起香港,她的脑海中便浮现声援刘晓波、要求解除对刘霞的软禁等标语及横幅。

廖天琪说,2010年刘霞在给港人的信中曾提到:“自从1989年六四事件后,刘晓波几次入狱,即使在监狱之外也不得自由,不能亲身造访香港。但他一直对香港魂牵梦绕,关注香港政治、经济和民生,为维多利亚公园一年一度的六四烛光晚会流泪,为港人反对23条立法而鼓掌。”

除了港人对六四的重视、对刘晓波刘霞的声援让廖天琪印象深刻之外,香港的美食也让她惦记在心。她喜欢香港的饮茶文化,大家聚在一起畅谈,那种吵杂声中交流着的情感气氛十分特别,令人难以忘怀,她说。

(特约记者 心语)

【苹果日报】2018.07.25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