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共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县委书记黄金高公开了“县委书记穿防弹衣上班”的经历,曾经是去年备受关注的公共事件之一。投书所陈述的亲身经历,见证了险恶的反腐环境,居然使身为“县太爷”的黄金高陷于重重阻力和巨大危险之中。正是在体制内反腐陷于绝路的无奈之下,他才不得不破釜沉舟,打破官场潜规则而向社会舆论求援。黄金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在他感到自己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体制内的很好保护时,群众送他的护身符会祈求神灵保佑他。

黄金高由反腐英雄变成腐败分子的新闻,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真相到底如何?在现行的中国体制下,民间人士和独立媒体很难搞清,但这种只有官方一面之词的指控,恰恰是最值得置疑的指控。

通过简略回顾“反腐防弹衣事件”的全过程,也许能够窥测到黄金高命运的戏剧性变化,那种醒目的残酷,凸现着中国官场规则的厚黑。

过程一:2004年8月11日,投书在“人民网”发表之后,民间舆论果然没有辜负黄金高的期待,他的投书最先在网络上引起不小的反响,除了民间网站上的热烈讨论之外,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官方网站也迅速跟进,辟出专栏,让网民“畅所欲言”。

过程二:强大的网络舆论使身穿防弹衣的反腐书记变成了民间的反腐英雄,传统媒体在网络舆论的引导和压力下,也纷纷加入对反腐英雄的关注行列:《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东方早报》、《郑州晚报》、《南方都市报》等纸媒,在该信见诸于网络的第二天、第三天纷纷跟进,或发表评论文章、或追访黄金高本人、或采访福建省有关部门……形成一股巨大“公共舆论潮”。

过程三:中共最大的电视喉舌央视在沉默了几天之后,也加入到关注“反腐防弹衣”的行列之中,《今日说法》栏目于8月16日播出专题《让法律成为防弹衣》。该专题由黄金高寻求舆论保护入手,谈到反腐败的制度化关在司法独立的问题,也谈到在反腐上如何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问题,最后谈到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反腐人士的问题。同时,黄金高的投书也在各级纪检部门内部引起震动,中纪委内部网站进行转载和讨论。

过程四:来自福建高层的信息让人抱有乐观的期待,据东方日报导说:黄金高的公开信引起福建省高层的高度重视,已经于11日紧急召见黄金高商谈,公安部门还安排两名公安干警保护他。另据消息人士指出,福建省委代书记卢展工12日曾紧急约见与黄金高谈话,强调福建省委高度重视他披露的情况,一定会彻查有关腐败弊端,并将确保其生命安全。现在,由福建省纪委、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开始对“连江县江滨路改造建设腐败案”进行调查。

过程五:来自福州市当局的信息却让人为黄金高捏了一把冷汗。舆论中和民意中的“反腐英雄”,却变成了福州市当局眼中的“害群之马”,福州市有关部门马上开会为黄金高投书事件定性:“黄金高的行为是极端错误”,“黄金高的行为属于政治斗争。”福州市官方还在公开回应社会舆论时,给黄金高罗列了诸条罪状,诸如:“不讲政治、不顾大局,严重违反组织纪律”:“不懂法律、目无法纪,擅自弄权”:“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用党组织之功为自己涂金”:“用扮演反黑英雄来掩盖自己失职”:“6年随身防弹衣,纯系子虚乌有,是编造威胁,欺骗舆论、自我炒作”等等……甚至把黄金高事件上纲上线为敌对行为:“其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为西方敌对势力、台湾敌对势力、民运分子等利用,引发了社会政治不稳定,成为严重的政治事件。”并要求全市官员:“面对这场严重的政治斗争,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与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态度坚决,牢记使命、守土有责,以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把福州的工作做好,维护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不让西方敌对势力、台湾敌对势力、海外民运分子、法轮功分子妄图搞乱福州进而搞乱福建、搞乱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图谋得逞。”

过程六:福建省高层和福州市当局对黄金高的不同态度,最后变成了一边倒的全国性禁言,各大网站上的黄金高专题和相关言论纷纷遭到封杀,最早曝光黄金高投书的“人民网”上,再也看不到有关此事的报道和评论,强国论坛上的网友议论也被封锁;所有官方媒体和三大门户网站,也很难再看到“黄金高”的名字了。看来是福州市当局对黄金高的严厉指控得到最高层的肯定,如此封杀民意对黄金高的支持,似乎已经预示了黄金高今天的命运。

过程七:国内禁言之后,关于黄金高的消息大都来自境外媒体,而且都是黄金高遭到步步进逼的迫害的信息,对黄金高的所谓安全保护变成了剥夺他的人身自由,与黄金高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也有多人失踪,凶多吉少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过程八:当境外的中共喉舌传出黄金高包养过四个情妇的消息之时,黄金高已经被涂上了贪官兼淫棍的色彩。这是为正式起诉黄金高而放飞的舆论气球,测试外界对黄金高命运的关注度,也预示着等待黄金高的极有可能是阶下囚的命运。

过程九:福州市当局对黄金高腐败的指控公开。新华网福州8月9日电(记者苏杰):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指定南平市人民检察院管辖的福建省连江县原县委书记黄金高涉嫌受贿案,经南平市人民检察院审结后,已于2005年8月3日向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指控:现年53岁的黄金高在1993年至2004年担任福州市郊区副区长、晋安区副区长、福州市财委主任和连江县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干部提拔、任用和专项资金的拨付中,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计人民币368.53万元、美元22.8万元、寿山石30块(价值26万多元)、笔记本电脑一台(价值1.7万元)、金砖一块、白金项链二条,其中黄金高索贿人民币127.7万元、美元16万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成受贿罪。

过程十:黄金高被控腐败罪的信息披露后,国内舆论出现了两极化:令人愤怒的是,昔日那些追捧“反腐英雄”的大小媒体,除了转载官方对黄金高的腐败指控之外,对指控本身的合法性却一言不发,仿佛一年前它们根本不曾关注过“黄金高事件”!而令人欣慰的是,今日的网络还能为民间提供了一定的言论空间,现在的民间舆论再不是只听官权吆喝的跟屁虫,他们不会盲从于官方的指控,对黄金高的腐败指控一经公布,在网上立刻引发不小的反响,新华网也有署名廖祖笙的帖子《对公诉黄金高的疑问》。可以说,网络民意的主流是愤怒和置疑:

1、同情和支持黄金高,而谴责和抗议福建地方当局以腐败罪之名行迫害之实。

2,感叹好人靠边而坏人当道的黑暗,批判现行制度的“劣币驱逐良币!”当年福建的赖昌星腐败大案曝光,牵涉出一批福建省高官,而唯独曾经身为福建大员的贾庆林反而一路高升。

3,在极为险恶的官场中,如果黄金高真腐败,难道他不知道投书可能带来的绝大风险,他又何必贼喊捉贼?

4,实质性的问题在于,即便腐败指控为真,也主要不是因为黄金高腐败,而是因为他破坏的官场规则,是假反腐之手进行政治迫害。要不然,按照当局的指控,黄金高在1993-2004年为官的十多年间,一直在腐败,为什么早不揭露、晚不揭露,而偏偏在他的投书之后揭露?

5,虽然,网民们还无法断言黄金高的腐败罪是否属实,但可以断言福建地方当局的双重“黑箱操作”:信息发布只有单一的官方渠道,罪行指控也是官方的单方面指控,而听不到任何来自被告一方的辩护。所以,谎言制度提供的信息难以令人相信,黑箱操作的起诉更是有违司法正义。特别是当“黄金高事件”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事件之时,一面之词的抹黑和黑箱司法的起诉,的确难以服众。流言和置疑止于公开真相,而必须得到多种信息来源共同证实的真相,才能是令人信服的事实。

6,黄金高的腐败罪能否成立?对他的起诉和宣判是否合乎程序正义?是以能否公开审理、能够保证黄金高的自我辩护权利和聘请律师的权利为前提的。如果福建当局要消除人们的置疑,告诉世人抓到了一个贼喊捉贼的狡猾贪官,从而通过“黄金高案”的审理树立起官方的反腐信誉,就必须对此案进行公开审判:不能只有官方原告的一面之词,而必须让公众听到被告及其律师的辩护。因为司法正义必须由公开的程序来保证。

黄金高的命运由大红开端到大黑结局的过程,有三个关节点最值得注意:

1,全国舆论对黄的支持和福州市当局对黄的仇恨;

2,全国性关注黄金高的舆论的突然消失,表达了最高当局对福州市当局的支持;

3,福州市当局对黄的指控由“政治罪”变成“经济罪”。

如果说,中共体制内坚决要求反腐的健康力量对官场腐败的宣战,是正面的“共产党反对共产党”,那么,体制内的腐败力量对反腐力量的成功阻截,就是反面的“共产党反对共产党”。中共历年来反腐的事实已经证明,靠潜规则运行的腐败力量远远大于靠明规则运行的反腐力量,在制度化的腐败阻截面前,即便是“青天再世”,大都也无能为力。而且,无论是古代家天下帝制,还是当代党天下的党国体制,只要是独裁制度,最无法容忍都是黄金高这样的敢于破坏官场潜规则的“叛徒”,所以,不管用什么样的理由,对黄金高的严惩都是必然的。

自陈希同案以来,反腐败已经成为中共内部的整人奇招,把“政治案件”变成“经济案件”,不仅用于削弱和打击权争对手,更被频繁地用于整肃“不同政见”。这种把政治案件变成经济案件的招数,是在利用民间对腐败官员的巨大愤怒和“无官不贪”的民间心理认定,实乃打击政敌的最为方便、也最有效的整肃手段,可谓一箭三雕的阴招:

1,显示当局反腐败的决心;

2,打压民间支持的道义正当性;

3,撤掉媒体关注的合法性借口,从而堵注舆论之嘴。

现在,中共各级政权都学会了这一阴招。于是,我们看到,中共福建地方当局对黄金高的恼羞成怒,终于通过“政治指控”转变为“经济指控”的魔术,把民间支持的“反腐英雄”变成民间唾弃的“腐败分子”。

福建地方当局在“黄金高事件”上玩弄的魔术,所凸现的冷酷现实甚至比黄金高自诉的“防弹衣”更为严峻:中国的反腐败之所以陷入“越反越烈”的怪圈,体制内反腐之所以无力和无效,就在于独裁制度本身就是最大的腐败,腐败毒瘤就寄生于这一制度母体之中,腐败分子正是从腐败母体中获得了充足的营养、资源、底气和力量,而反腐败的力量却得不到来自体制的保护和支持,每天高喊“反腐败”的各级政权,恰恰是捍卫官场潜规则的最大保护伞。在公开规则的低效无效和潜规则的卓有成效的制度现实面前,体制内的反叛者的命运,只能是顺之者昌而逆之者亡。

在中共政权依然有能力操控传统媒体之时,难以被完全操控的网络舆论便成为当下大陆最具自发性和草根性的民意表达,也是最具独立色彩的民间评价系统的表达。当某一公共事件的政治敏感性不强的时候,网络舆论对其他媒体的压力就会凸现,网络舆论也会多多少少影响到官权决策。然而,黄金高事件再次凸现了中国特色的官权与民意的可悲关系:在所谓的“亲民路线”代替了“亲资路线”之后,在所谓的“以人为本”代替了“以权为本”的口号之下,在现实政治的官权天平上,民意仍然只是官权统治的机会主义的筹码,有用时就高唱重视民意,无用时者就束之高阁,反作用时就逆民意而动,甚至不惜采取专政手段进行镇压。所以,即便借助于强大的舆论声援和民间支持,黄金高的反腐防弹衣也挡不住制度腐败的明枪暗箭!

2005年8月20日于北京家中

【民主中国】2005年8月号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