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毛泽东时代的极权国家正在逐渐解体,民间社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但是,在当下中国,相对于中共政权来说,民间社会仍然处在软弱无力的地位。一则是由于中共对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打压,而使民间处于一盘散沙的原子化状态;二则是由于中共的谎言制度和利益至上的价值导向,而使社会良知日益流失。然而,对于坚守着民间立场的人来说,每一次民间的良知勇气和人权意识的觉醒——无论单独看来多么微不足道——都会带来莫大的安慰。越是在恐怖横行和良知缺席的处境中,就越发要珍惜每一点善良和勇气的表达,就越要对民间良知的生长抱有乐观的信心。
近两年,借助于网络提供的便利,大陆民间人权运动的发展,给人以超乎期待的惊喜和信心,因为这一人权运动的关注领域和参与者,已经远远超出政治案件和持不同政见者的范围,扩展到其他领域和其他人群,2002年形成高潮的网络签名运动,就是最醒目的标志(请参见王怡《知识分子的行动抉择——2002年的网络公开信与签名浪潮》;载于《议报》第…)。2003年初,继声援刘荻的签名信上已经有了1200多个名字之后,媒体披露了赴山东打工的四川民工徐天龙因索要欠薪无果而悲愤自焚的消息,由诗人桑克发起的声援自焚民工的网络签名活动,获得了一批诗人的勇敢响应。
签名信提出:“1.要求他们偿还拖欠民工的工资以及其他款项。2.要求他们对被焚烧民工的身体和精神创伤给与补偿。3.将逼迫民工走此绝路的人送上审判台(道德与法律)。”签名信呼吁:“世道如此,人心悲愤,诗有小力,大家一起!(同意者请跟贴)。”第一批挺身而出的15位勇者,尽管他们谋生的职业不同,有总监、编辑、记者、摄影师、策划人、作家、评论家、翻译家,但他们都在自己的名字后面标上了“诗人”二字。
如此多的诗人集体行动,为一个遭遇不公正对待的民工而呐喊,这在六四后的中国还是第一次。尽管签名信的内容很单纯,只有200多字,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在六四后最令我敬重的诗人文字。
发起人桑克说:“这时,就要牺牲艺术,去拯救正义!”
而我说:这样的文字,什么也没有牺牲,因为对于坚守良知的诗人来说,艺术不会被牺牲,正义也不需要去拯救,而只需要良知的践行。
不是“愤怒出诗人”,而是“正义出诗人”。
2003年1月14日于北京家中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