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权现状的改变,必须完成变“政权至上”为“人权至上”,变人治为法治,变无限权力为有限权力,即废除党权至上的专制制度。

今年两会,在中共的宣传中号称是“以人为本”和“求真务实”的大会,意在凸出胡温体制执政一年来的政绩。温家宝报告对均衡发展观的强调和对弱势群体的高调关注,特别是“告别GDP崇拜”,对农民问题、失业问题和社保问题的关注,赢得了代表们高达14次的掌声。第四次修宪中的“人权入宪”和“保护私产”,更被舆论评价为“中国人权保障的新篇章”和“里程碑”。

3月14日下午3点,此次人大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举行,原中央电视的节目预告是全程现场直播,但是中央电视在报道中,省略了前七项表决的直播,而只对第八项“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表决进行了现场直播,详细直播了每一程序和表决结果。播音员还故意强调说:对“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表决,没有采取按表决器的方式,而是采用每个代表填写表决票的方式。直播过程中还插入法学专家点评投票方式的重要意义。表决结果是:总回收有效票2890票,2863赞成票,10票反对,17票弃权。由此可见,中共高层对此次修宪的重视。

早在修宪表决之前,为了配合对“人权入宪”政绩的宣传,从3月5日到10日的两会期间,官方新华网做了一项有关人权问题的网络调查,共列出五大问题,每个问题有3-5个选项,共有4399人填写了答卷。

官方网站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出耐人寻味的结果:网民们的人权观念与官方一向宣扬的人权观念有着极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网民在人权上的主流取向,基本上否定了中共特色的人权观。这样的调查结果,无论是否符合官方推出该调查的初衷,也无论中共高层是否满意,起码让人看到了民间人权意识的觉醒和官方生存权第一的有违民意,也用实在的数据否定了“国民素质低”的谬误。

众所周知,六四后,中共官方在回应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时,最拿手的策略就是割裂人权的完整性,将生存权、发展权和其它人权、特别是政治权利分开。官方只强调生存权和发展权,而极力淡化甚至取消言论、思想(信仰)、结社、游行、选举等基本人权。同时,中共又以“中国特殊论”来回应“人权普世性”,用臆造出的“特殊国情”的必然性来支持生存权优先论。最典型的说辞是:由文化传统的不同和发展水平的差别,各国的人权观念及其保障水平也会有所不同;中国是人口多、底子薄、素质低的后发展国家,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特殊性,这样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政府优先关注的人权,只能是民众的温饱,也决定了中国人现阶段所能享有的人权主要是生存权,用中共高官们的话说就是:让十三亿人有温饱就是最大的人权。与此相适应,满足温饱问题的优先性决定了发展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优先性。至于关系到根本人权的政治改革,只能寄托于遥远的未来。

然而,这一调查显示:关于何谓中国国情,民间与官方有着不同的看法,这种歧义在人权问题上也不例外。从这次调查的结果上看,填写新华网人权问卷的网民都是中国人,何种人权最为这些中国人所关注,理所当然地构成当下国情的一部分,而非西方人单方面强加于中国人的。国内网民的主流人权意识,恰恰与中共官方所宣传的特殊国情下的生存权优先相差甚远。我以为,中国网民关于人权的主流取向,比官方一贯宣传的人权观更能代表目前国人的人权观念。

首先,平等权和自由权压倒生存权和发展权。该问卷的第三个问题是“您最关心的人权是什么?”依次列出六种人权:“生存权、发展权、自由权、财产权、平等权、知情权”。虽然该调查故意把“生存权”和“发展权”列于前两位,也没有列出“选举权”,显然具有明显的诱导意图,但获得高认同度的选项恰恰不是“生存权”和“发展权”,前者的认同度为14.66%,后者为7.70%,而列于第五项的“平等权”和第三项的“自由权”两者都获得了压倒性的高认同度,前者为33.44%,后者为27.35%。前两项合计才22.36%,后两项合计60.79%,高出38.43%。同时,第六项“知情权”的认同指数为14.27%,只略低于“生存权”00.39%。由此,网民的人权关注的主流取向一目了然:在自由与面包之间,没有自由,面包难保。即便有恩赐的温饱,也只能暂时的,而无法确保将来的不被剥夺。

其次,高度关注人权的制度化保障。比如,在回答“您对我国2003年在保障人权方面所做的努力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在“废除收容遣送”、“新《婚姻法》出台”、“《法律援助条例》出台”、“公安部公布的便民措施”等五个选项中,认同“废除收容遣送”的比例高达“56.86%”,占有压倒性优势。其它几项的认同度最高的一项才17.53%(婚姻法),而对公安部出台便民措施的两项认同度最低,加在一起才10.00%。

再如,第五个问题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您认为当前最紧迫的是什么?”在四个选项中,有三项涉及到人权的制度保障,其认同度排序依次为:第二项“违宪审查”最高,为45.81%;第一项“宪法司法化”次之,为38.97%;第四项确立公私权的合理边界又次之,为9.36%。三项涉及到制度化人权保障的认同度合计高达94.14%。而另一项“加大宣传,使增强人们维护人权意识”的认同度,只有5.86%。

再次,网民更关注如何通过限制政府权力来保障人权。比如,第四个问题是“您认为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在四个选项中,第二项“更有利于规范政府部门的行政以及审判机关、法律监督机关的执法行为”,获得最高的认同度45.26%,也占有压倒性优势。

再如,在第一个问题“您对我国2003年在保障人权方面所做的努力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的三个选项中,前两个选项的认同度不相上下,“执政为民”的认同度为46.99%,“人权入宪”的认同度为47.44%。显然,“执政为民”是政策性口号,“人权入宪”是法律性保障,二者认同度的不相上下说明:在网民的心目中,“执政为民”的政策性内容应该转化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律实施。民之所欲大者,唯人权的法律保障也!只有法律至上,执政者才能受到刚性的约束,才能逐渐改变滥用权力、践踏人权的现状。

网民最关注的三大人权问题之间,即制度保障、限制权力的高关注度与“平等权”、“自由权”的高关注度之间,显然具有必然的内在勾联,起码说明了三大问题:

1,中国网民有着与主流政治文明相同的人权意识,而决非中共特色的人权。三项获得高认同度的人权证明:中国人作为人类的一员,象其它国家的人民一样,能够完整地而非割裂地理解人权,更在乎人的尊严而非单纯温饱。因为,只有每个人都具有平等尊严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所以,能否拥有完整的人权及其保障,不仅关乎到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关乎我们子孙后代的幸福,最根本的是关乎每个中国人作为人的尊严的确立。

也就是说,主流文明人权观的核心是“自由和平等”,中国网民的最关注的人权也是“自由和平等”。因为,没有平等权和自由权,生存权仅仅是无保障的噘来之食,发展权也只是无法自主选择的强制。由此,官方的生存权优先的人权观念绝非“中国特色”,也不符合中国民意这一最大的国情,而仅仅是“中共特色”,即中共为了自身权益而主观臆造出的“特殊国情”。正如“爱国”不等于“爱政权”,更不等于“爱执政党”,“中国特色”也决不应该等同于“中共特色”。

2,网民们优先关心的平等权、自由权和知情权,都是当下中国最缺乏的基本人权,它们的获得和保障绝非单纯发展经济、做大蛋糕所能解决,而是需要对现行政治制度进行改革。网民最关注如何通过制度改革来保障人权和限制权力,也是当下中国的人权状态始终恶劣的根本原因。所以,人权的获得和保障必须以司法保障为前提,司法保障又必须以政制改革为前提,平等权的获得必须要废除所有的歧视制度,自由权的获得必须以废除独裁权为前提,知情权的获得就要打破信息柯断和黑箱制度。

也就是说,中国的人权保障匮乏现状的改变,必须完成变“政权至上”为“人权至上”,变人治为法治,变无限权力为有限权力。一句话,中国人的基本人权的获得和保障,必须以党权至上的专制制度的废除为前提。

3,否定“中国人素质低、不适于民主”的臆造谬论。无论是网民对自由和平等的优先关注,还是网民对制度化保障人权的格外看重,调查结果所显示的,恰恰不是国人不懂什么是人权和民主,而是独裁政权及其权贵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而不让国人享有基本人权和实行民主。所以,既然基本人权对国人并非可有可无,国人对人权也并非懵然无知,而是已经意识到了人权的重要性,也知道什么是最该优先争取的人权,怎样才能保障人权,那么在现政权仍然压制民间维权运动的国情下,中国人权状态的改善和国人的基本人权的获得,就决不能指望自上而下的恩赐,而只能来自民间自下而上的争取。

值得欣慰的是,不仅近年来的民间维权运动的高涨、而且以上官方网站的调查结果,显示了国人权利意识的空前觉醒,而觉醒了的民间维权是任何强权压不住的。

2004年3月15日于北京家中

【人与人权】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