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报综合外电报导)日本首相菅直人今晚谈及中国人权斗士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一事时表示,挪威的诺贝尔委员会是肯定人权这种普世的价值。菅直人说,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是肯定人权,颁发和平奖给刘晓波含有这样的讯息。

有关“日本放送协会”(NHK)在中国境内播放海外新闻刘晓波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新闻突然遭断讯一事,菅直人说他不清楚事实如何,不予置评。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今天决定将和平奖颁发给中国异议人士刘晓波之前,以往也偶尔会对遭到监禁或遭当局骚扰的人权斗士,颁奖肯定一番。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今天报导,诺贝尔委员会主席贾格兰德(Thorbjoern Jagland)表彰刘晓波,“为中国基本人权进行长期而非暴力的奋斗”。刘晓波目前正依“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名,在中国服11年徒刑。

除非中国当局释放刘晓波,以使他能在12月前往挪威奥斯陆领奖,否则他将与缅甸民主领袖翁山苏姬(AungSan SuuKyi)和已故苏联异议人士沙卡洛夫(Andrei Sakharov)一样,成为少数无法亲自领奖的得奖人。

翁山因在旗下民主政党赢得缅甸大选压倒性胜利1年后,“为民主和人权进行非暴力斗争”,而于1991年获奖。但缅甸军政府予以打压,将翁山软禁,使她迄今多数时候都没有人身自由。

结果翁山的受奖演说稿是由儿子阿里斯(Alexander Aris)代读,稿中说,“我最深切的希望是军事执政团能听从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发今年和平奖时所提出的基本人性诉求”。

沙卡洛夫是核子物理学家出身的苏联人权斗士,曾获1975年和平奖,但无法获准出境领奖,至于受奖演说稿则是由妻子代读。

这篇演说稿指出:“我乞求各位记得,此时颁发给我的这个奖,应由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的所有政治犯以及所有为这些国家自由化而奋斗的人士共享。”

沙卡洛夫1979年被流放到高尔基市(Gorky),如今更名为下诺佛哥罗市(Nizhny Novgorod),生活上经常遭受监视,直到新任苏共总书记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1986年推行“重建”(perestroika)政策,才随同许多异议人士获释而回到莫斯科。

波兰团结工联领袖华勒沙(LechWalesa)1983年也未能亲自受颁和平奖,担心一旦出境后,即无法获准回国。

【世界日报】2010.10.08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