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极端反美的民族主义

(之一)大陆媒体如何抹黑美国

一、“抹黑”中的民主启蒙

(一)2000年美国大选的抹黑

美国“出事了!”“出丑了!”

一片幸灾乐祸声中,2000年美国第四十五届总统的难产,使中共当局以为能够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一下中国人,所以,中共第一次有限地放开了媒体对美国大选的报道。与大陆媒体对台湾世纪大选的全面沉默相比,中共对美国大选真的是手下留情了:大选前的竞选辩论、特别是大选期间的种种波澜,在大陆媒体上都有空前详细的跟踪报道。

我不否认,大陆媒体对美国大选的报道被海外的许多人看成“抹黑术”的泛滥,因为中共控制下的媒体对自由国家进行颠倒黑白、歪曲事实的抹黑是必然的,这是由中共反自由反民主的本质决定的。特别是对美国,又特别是在中共驻南大使馆被误炸以后,大陆媒体几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来抹黑美国。比如,在对古巴男孩埃连事件的每日报道中,大陆媒体就完全站在独裁者卡斯特罗一边,指责美国干涉别国内政,不讲最起码的人道。这一次美国大选的曲折,更为中共提供了抹黑的绝好素材。只要看看一些媒体的标题就一目了然,如“美国出事了!”“越民主越乱”、“总统难产,丑态百出”、“自家大乱,还有脸指手画脚”、“小布什玩弄了世界”等等。而且,还转载了大量世界各国对美国制度的批判、嘲讽和恶作剧式的评论,有些电视台还选播了一些国外媒体上讽刺美国大选的节目,如木偶剧、脱口秀等。

但是,以现在大陆人的素质和中共政权合法性的急遽流失来看,这种抹黑也会起到另一种适得其反的效果——民主启蒙。因为在中共严加控制的大众媒体中,从未有过对美国政治制度如此大面积、如此长时间和如此详细的介绍、报道和评论,而借助于此次美国大选,美国的建国之父是怎样设计宪政制度和选举制度,以及这一制度在实践中是如何运作的,为什么要如此设计,为什么选举制度要保护少数,三权分立和联邦与各洲的权利关系;普选中的选举人团和选票的计算方法,法院与选举的关系;两党制的特点,两党候选人的竞选纲领,民主党与共和党的政治倾向以及交替执政的简史;为什么会出现误传小布什获胜,美国历史上的几次选举危机以及克服危机的办法;美国制度与欧洲诸国的政治制度的区别等等——只要细心地读一下这些报道和评论,就能读出美国宪政体制和选举制度的真义。

前两天,北京电视台一套的“世界,你好”栏目,邀请专家谈美国大选,虽然标题“都是民主惹的祸”令人反感,但其内容却是在普及民主政治常识。那位专家讲的很细,连美国历史上就选举制度进行过多少次修宪辩论都有量化的数字介绍,他还说这样的选举危机如果能够达成修宪,那一定会在基本制度和技术操作两方面的更加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自由民主制度特别是美国式自由制度,在大陆也有很多正面的介绍和研究,如商务印书馆出版过几十册的《美国丛书》,社科出版社也出版了大型的《美国学丛书》,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办了专业刊物《美国研究》和通俗杂志《美国大观》),但这些大都局限于专业知识界、专业刊物和学术著作,很少与民众相关。比较通俗的关于美国政治制度的丛书是林达等人写的《近距离看美国》,通过具体个案的介绍和分析来普及民主常识,但读者群也主要局限于关心时事的知识界和少量工商领域的白领阶层。

在此次大选前,大陆民众对美国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和通俗读物,也主要局限于经济、影视、流行歌曲、NBA、先进武器等大众化名牌方面。中国大众眼中的美国,就是可口可乐、麦当劳、卡迪拉克、F-16、第七舰队、麦当娜、乔丹、泰森、盖茨、李察基尔、纽约、拉斯维加斯,就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繁荣和富得流油的生活。他们对于美国政治的了解,也就限于一些总统的名字和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事行动。在中共的反美宣传中,美国曾经有过的种族歧视制度得到了最有力的传播。

所以,经济上的高度发达和政治上的超级霸权,构成了中国大众心中的美国形象。

但是,此次美国大选的难产给了大陆的媒体和普通百姓一个机会,透过抹黑的表面文章和详尽的个案报道,大量介绍民主政治的常识,使大众可以了解美国的经济神话背后的政治制度及其价值观的支撑,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怎样使世界上最自由的大国保持了社会稳定,了解总统难产的大选为什么还秩序井然。

这些天,北京人议论的主要话题之一就是美国的大选。我在餐馆里听到过几个外地口音的生意人,边喝酒边辩论美国选举制度的利弊,其热烈程度用面红耳赤来描述一点也不过分。在此之前,不要说一般民众,就是知识界也没有多少人知道“选举人团”制度和计票程序。而现在,当包括大量坚持自由主义价值观念的知识分子在内的民众,第一次通过大陆媒体知道了“选举人团”制度,知道了得票少的候选人可以当选时,美国式民主终于在大陆走出了学者的书斋和学术专著,通过传媒走向民众。这无疑是一次普及性的民主启蒙,其影响的广泛是教授们的授课和学者们的专著等传播方式无法比拟的。

看来,大陆还有许多善于利用机会的有心的“民主布道士”,因为他们知道台下也有许多有心的“民主教徒”。两者在抹黑民主的圣旨下,进行了一次普及民主常识的合作,而且合作得天衣无缝。

(二)2004年:更全面更客观更详细地报道

在伊拉克局势仍然不稳定的情况下,也在挺克里而贬布什的世界性舆论浪潮中,美国历史上动员最广的、投票人数最多的2004年大选终于落幕,布什赢了!且以较大的优势连任成功,创下自里根当选以来共和党赢得大选的最高得票率——不仅在选举人票上获得较大的优势、而且普选票上多出近四百万张。同时,共和党也在众议院和参议院的选举中获胜,以多数席位控制了两院。

就美国大选对大陆中国的意义而言,不仅在于哪个候选人入主白宫对国际局势和中美关系的影响,更在于大陆媒体对美国大选的强烈关注和大面积跟踪报道——无论是恨美国还是爱美国,无论是挺布什还是挺克里——无疑都是覆盖面极广的一次民主启蒙。仍然处在独裁制度下的国人,可以通过媒体的全方位报道来了解和学习美国民主,即便是那些仇恨美国和反对布什的爱国愤青,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近年来,在互联网和凤凰卫视的竞争压力之下(凤凰卫视的性质如同香港的《文汇报》和《大公报》,虽办在香港,实则是大陆媒体,经常在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上误导大陆人,特别是其首席新闻评论员阮次山,不仅竭尽能事地讨好北京,而且常常摆出言行不一的犬儒式爱国姿态。但相对于办在大陆的媒体,它们的新闻开放度毕竟要高一些),大陆媒体在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的报道上有所进步,比如,过去很少即时报道的各类天灾人祸,现在则大都能见诸于媒体;对某些部门和地方大员的丑闻也敢于爆光……等等。但仍然采取内外有别的政策,对国内重大时政新闻实行严格控制,而对国际时政新闻则相对开放,特别是9.11事件,大陆媒体的沉默给了凤凰卫视以绝好的机会,联线直播式的跟踪报道一下子赢得了大陆观众的青睐。

竞争的压力让大陆媒体幡然醒悟。从伊拉克战争开始,中央电视台和一些比较开放的地方台也开始采用联线直播的报道方式。对于今年举世瞩目的美国大选,尽管央视没有像凤凰卫视那样进行全程的联线直播,但也拿出不少时段来直播大选进程的关键时刻,比如,中央电视台和上海卫视都做了多小时的直播报道。

值得肯定的是,大陆媒体对刚刚结束的2004年美国大选的报道,不仅在报道的持续时间、覆盖面、深度、详尽度等方面,皆远远超过2000年的报道,而且远比四年前的报道来得现实、客观、中立,那些出现在各大电视台的学者专家,也大都能比较客观、现实地看待布什连任之后的中美关系。这些报道都配以选情的预测、选举进程的图示和专家的评论和分析;在最便捷的互联网中,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三大官方网站,新浪、网易、搜狐三大门户网站,也都设立了2004年美国大选专题,进行细节化的全程跟踪报道,并配以大量的照片和美国的选举地图,采取世界通用的红、蓝两色来标示布什和克里的选举战果,并列出两人选票分配的表格,使国人对选票的分布一目了然。

虽然,无论是大选前还是大选后,大陆媒体仍然忘不了抹黑,但抹黑的主要对象却与2000年有巨大差异:不再是美国的民主制度而是谋求连任的布什个人。大选前的大陆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挺克里而贬布什,布什被称为“魔头”、“凶手”、“战争贩子”、“霸权代表”、“大资本代理人”、“弱智牛仔”、“布什让美国深陷战争泥潭”、“布什让世界呻吟让美国流血”、“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发动新的十字军东征”、“布什和拉登都是恐怖分子”、“布什是比拉登更可怕的恐怖分子”……等。在大选即将开始之前,《中国日报》发表钱其琛的文章《新世纪的国际关系》(此文最早刊登在十月十八日出刊的中共中央党校的《学习时报》上,《中国日报》翻译转载),乃挺克贬布的高潮:以强烈措辞对先发制人的“布什主义”提出批评,指责伊拉克战争破坏了全球反恐联盟,把美国在全世界挥之不去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德州牛仔”的自大。由于钱本人在中共外交上的重要角色,境外舆论皆把钱的发言看过中共高层挺克贬布,以至于,在美国政府要求中共做出说明的压力下,中共新闻发言人不得出面澄清:钱本人并未授权《中国日报》发表此文。言外之意,钱的观点并不能代表中国政府。

大选之后的主流舆论,也是对布什的胜出表示失望。但大众舆论和专家解读却有明显得不同:网络舆论的主流是失望、甚至愤怒,而专家们的解读却理智而现实,特别是涉及到大选后的中美关系,大都能以现实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对布什连任后的中国政策给予乐观的估计。可以说,在美国大选期间,大陆知识界中最受媒体青睐、也是最为忙碌的学者,无疑那些中美问题专家和国际问题专家。就我知道的这类专家而言,几乎是倾巢出动,现身于各类媒体,或是电视台请来的嘉宾,或是纸媒体上的专栏作者。

绝大多数媒体对此次大选的公正性给予客观的评价;对布什获胜的内外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包括9.11的影响、保守主义的崛起、共和党的政见、基督教的价值观和布什家族的政治遗传。即便是媒体上最极端的抹黑标题,也是采用了国际上左派媒体的通行说法:“单边主义的胜利”、“美国式傲慢的胜利”、“福音派基督教的胜利”、“世界将更加不安全”、“让老欧洲失望的选举”、“欧洲和美国将更将分裂”、“布什获胜将更加激起穆斯林愤怒”、“分裂了美国的大选”、“一半美国选民的心碎了”等。

更重要的是,大陆媒体对此次大选的报道,不仅是全方位的、跟踪式的,而且能够比较客观地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和选举文化。也以各自的方式全面介绍了美国独特的选举制度和竞选历史。新华网在专题主页上,不但详细介绍了此次大选的每位参与者,两位候选人的政见,大选结果对世界局势、中美关系的影响,而且特别设立了两个专栏,一个是详细介绍了从1901年到2000年的百年间美国的历届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总统,另一个是详细介绍了美国独特的选举制度,小标题分别是“美国总统届、任、位的区分”、“总统最终产生的日程”、“美国共和党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美国民主党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民众怎样选出总统?”、“美国总统如何产生”、“美国大选知识”、“美国总统预选”、“美国的中期选举”、“美国选总统36轮定胜负”、“美国的总统选举团制度”、“美国宪法与美国总统的选举”。新华网上的这两个专栏的内容,也被各大网站所采用。

同时,中国派出迄今为止人数最多的赴美观选团,也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热点之一,甚至连很少关注国际新闻的《老年文摘报》,也在11月4日转载了关于中国赴美观选团的报道。11月4日的《南方周末》用三大版的篇幅报道美国大选,其中两个整版给了中国赴美观选团事件,而且是头版头条。

由此可见,这次大面积跟踪报道美国大选,为大陆百姓更全面地了解、更深地认识和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美国民主制度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竞选中的舆论造势、拜票过程、电视辩论,区别于其他民主国家的独特选举制度,两党政治的特点以及两党政治理念的区别,美国人对大选的态度,美国对儿童的选举教育——模拟投票,败选者的君子风度,胜选者对失败者的尊重……等等。

由此可见,无论是出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媒体的压力,还是出于借机传播民主的动机,在“权力在官府而道义在民间”的社会格局下,大陆的媒体都要尽量在看“老板”脸色的前提下,也为争取更多的“买单者”而讨好受众,在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和评论上寻求更大的空间。因为,靠娱乐节目开拓市场的空间越来越少,几近饱和。最有潜力的巨大市场无疑是时政节目,在新闻管制和灰色空间并存的局面,媒体即便仅仅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也要尽量在扩展时政新闻的报道空间上下大力气。何况,大陆媒体人的新闻良知决不甘于做“党的喉舌”。所以,在急需进行政治改革以突破跛足改革瓶颈的大陆,也像2000年报道美国大选一样,在此次美国大选期间,仍然有许多善于利用机会的“民主布道士”,台下也有许多有心的“民主信徒”,两者抓住可以公开谈论美国大选的时机来谈论民主。

尽管中共现政权仍然坚持一党独裁,不断重申不走西方式民主之路,但全球化的大势所趋和国内的民心所向,绝非后极权时代中共政权所能阻止的。现在,对于中国的转型来说,不是中国政治要不要民主的问题,而是过程的长短和代价的大小的问题。

因为,在权利意识觉醒的民间自发推动下,中国民主化进程已经自下而上地发生,民间财富的增长,此起彼伏且规模越来越大的底层维权反抗,六四难属的抗争,法轮功和地下基督教对信仰自由的争取,不同政见者运动和知识分子的言论维权,互联网上的民间议政及其网络维权,传统媒体追求新闻自由的努力、民间道义英雄的不断出现……在在展示着中国社会中最具正面意义的活力,也是中国和平转型为民主国家的最大资源。所以,民主化进程的时间长短和代价大小,关键取决于中共政权能否顺应民意和大势,抓住和平的国际环境、国内的经济高增长和宏观稳定的时机,启动政治改革。

2004年11月7日于北京家中

【独立中文笔会】2007.01.18

另一版本:刘晓波:大陆媒体中的美国大选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