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书展正式开始,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书商和出版商分别在8个面积庞大的展馆中展出他们的出版物。从周二到周五只开放给出版专业的人士,到了周末,普通参观者才能进入。当然这个规则并不严格,很多爱书的读者也有办法进来,因为这为期五天的书展期间,有几十场大大小小的演讲、座谈、论坛、讨论、表演,这些节目或是在各个出版社的摊位上举行,或是在室内或室外的特定舞台或平台上推出。
作为主宾国的中国今年有庞大的阵容,不仅派出了100多名“最著名”(莫言所言)的作家,并且出动几十家出版社,展出了数量众多的出版物。中国展馆设在6号馆底层,所占面积很大,展馆从西到东一共两溜的空间,一家家出版社挨个儿一字排开,书籍单调乏味地排在书架上,缺乏变化,没有像其他国家展台那样,在醒目的地方陈列一些能触动观者的情与思的照片和图画。巨大的空间浪费在打出大而无当、缺乏灵气的梅花的影像上。总体说来,中国展馆虽然光鲜,但是缺乏艺术品味和美感,人文气质和深度也付之厥如。满世界都赞美中国文化悠久,传统深厚,但是如果你想到中国馆去体会古老中国文化的底蕴,大概会若有所失。虽然似乎应当有一百多位“著名作家”在场,但是参观者却很难碰上,也许他们都对德国大文豪歌德感兴趣,去参观他的故居去了,因此暂时缺席。
倒是台湾的展台占地不大,却布置得亮丽而温馨,一切都是敞开的,不分成小的间隔,同时几位抢眼的作家如龙应台、张大春、陈玉慧、杨照等都在场,跟参观者谈话,并由张大春当众挥毫表演书法。许多汉学家和翻译家也都围在这个展台,跟他们喜欢的作家谈天。
本届德国的媒体和公众界特别关心主宾国的正式代表之外的异议作家。戴晴可谓本次的风云人物。她在德国笔会和独立中文笔会的第一场名为“文学与权力的关系”的座谈会上侃侃而谈,她说昨天中国副总理在开幕式上说,他代表13亿中国人来参加书展,但是她有个感觉,自己和很多体制外的作家不能被习近平先生所代表。而且所谓中国的出版业是“百花齐放”的景观也恕难认同,中国的书号被国家控制、审查制度严厉、很多作家的书没有办法出版,这可都是事实。
周勍说,在中国从事写作的人,被分成“我们”和“你们”,你如果属于官方的“我们”,那就春风得意,一路绿灯;要是属于对立面的“你们”,那轻则处处碰壁,重则有力虹、刘晓波的例子。马建说,我们在这3号馆小小一块地方座谈,挤得记者们和听众们拉长脖子、接肩摩踵,但是“他们”在6号馆,宽敞华丽,这个对比就说明了问题,国家大手笔拿出钱来宣传文化、文学,但是你只能听他要你听的。文学要“真”,不能“欺骗”,不能被“收买”。
德国笔会的秘书长维斯勒提出德国二十世纪的历史上经历了极权专制的灾难,对于国家权力特别警惕,不过有时候这也并不是“黑”与“白”这样可以简单区分的问题。大家都同意他的提法,认为灰色地带还是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的作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还能“伤痕”一番,但是如今许多“反思”和“恢复记忆”的工作都属于禁区。
有记者问到刘晓波和零八宪章的情况,维斯勒提出德国政府还是作得不够,他没有得到联邦政府的正面回答如何营救刘晓波。廖天琪说美国众议院于10月1日以421票赞成,一票反对,通过决议案敦促政府,要求无罪释放刘晓波,此案将送至参议院讨论,并很可能于近期通过,届时奥巴马总统将被迫表态。美国议会的作法,德国议会可以借鉴。
除了这场讨论会外,今天还有五、六场跟中国议题有关的讨论会,不仅有中国官方代表,也有异议作家和独立中文笔会的会员参加,还有德国的汉学学者和居住在德国的文化界和新闻界的华人,节目琳琅满目,令人分身乏术。不论是直接参加讨论的人还是旁听的观众,真正感觉这是一个激荡脑力、触动思绪和情感的文化享宴。
【独立中文笔会】2009.10.15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