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笔会理事会里有一位中国籍的理事史明先生,他负责这次书展期间德国笔会和独立中文笔会的合作项目。在书展之前,他就跟张裕和廖天琪联系接洽合作事宜,并一同设计了几场很能吸引人的讨论会。德国笔会这次倾力相助独立笔会,租了一个宽约六米的展位,摊位上挂着视频,全程播放独立中文笔会制作的笔会简介光碟、印制了印有刘晓波头像的书包,免费赠送参观者,还有许多介绍笔会狱中作家的资料传单。当我表示感谢他们的支持时,得到的是谦逊的回答:“这是我们能够为中国大陆的写作同事们所能尽到的最起码的心意”,很令人感动。
10月16日今天这场讨论会的主题是“韦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德式误解”。参加讨论的是韦伯专家王容芬博士和汉学家施密特格林策教授(H. Schmidt-Glintzer)以及德国笔会会长斯塔色先生(J. Strasser)。史明以优雅流畅的德语担任主持人。他首先宣布独立中文笔会的会员李剑虹(小乔)于昨日由瑞典返回中国,途经香港时,被扣留在海关,并且并告知必须于17日之前离开香港。这又是一个活生生的迫害作家的例子。在场的记者们作了记录,因为这些天来,他们经常提出的问题是,几位异议作家大胆的批评言论会给自己造成如何的的后果。
提出基督教新教伦理是西方资本主义发端并兴盛的坚固基石的韦伯,曾经指出儒教、道教盛行的中国不适合发展资本主义,王容芬一上来就否定了这一点,她举出了新加坡和亚洲其他受儒教影响的地区,照样资本主义发达。施密特教授认为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并非适合中国,韦伯的理论是在战争阴影下的产物,他认为自由应当有限度,否则会失控。中国政府就是用宪法来约束这种危险。他还说中国人民有宗教自由,全国各地许多教会,只要能在宗教局登记注册,人们就能去教会,而教会信众很多,其中不乏有钱人。这位教授代表的是西方社会里的“抬轿”典型,专门为中国官方捧场,以稳固自己进出中国享有特权的地位。他们向德国社会传达的是片面和不准确,甚至错误的信息。斯塔色先生身上有着欧洲六八世代“造反学生”的烙印,但是他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韦伯的理论是否能够适用,哪怕是借鉴,都不愿下任何定论。他说西方花了两百年才步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国如今要在二十年内成就这种转换,如何让人来做固定的评价?的确,当前中国曼彻斯特式的资本主义令所有的理论家和评论家失算。
中国官方主办的多是由代表团成员所参与的纯文学性的讲座或朗读,如莫言、苏童、陈染、绵绵、铁凝、安妮宝贝、阿来、东西、余华、徐则臣、李洱、刘震云等。而在其他德方组织的会场上,则有平行的十数场、内容丰富、变化多端,涉及中国经济、文学、社会领域的讨论会。总之,节目繁多,参观者疲于奔命,笔者挂一漏万,在此只能点到为止。
【独立中文笔会】2009.10.17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