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1931-1989)是“二战”后德语文坛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不过他的作品经常引起很大的争议。最引争议的,就是对历史上已盖棺论定的一些文化伟人的类似欺师灭祖的咒骂。比如他的长篇《历代大师》中,借主人公雷戈尔的话,对贝多芬、莫札特这样的音乐大师破口大骂,极尽刻薄挖苦之能事,堪称当代酸民之鼻祖。他说:“莫札特的音乐充满着衬裙和内裤式的煽情,尤其在歌剧作品中,浅薄的插科打诨,装腔作势的道德说教比比皆是。”他对贝多芬更不客气:“贝多芬的作品让人感到滑稽和笨拙,即使他的室内乐也轰隆作响,气势磅礴得犹如愚蠢的进行曲。”

这样的恶毒评论如果出自随便一个作者的口中,可能早就被口诛笔伐,或者更可能根本就没有人会搭理,大家会觉得这个人满嘴胡言乱语,是个不值得理会的疯子。不过,说这话的是伯恩哈德,事情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不仅不是疯子,而且在文坛上地位崇高。德国国际笔会曾经两次提名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足证他的文学成就备受推崇。他没有获奖的原因之一,是他早就宣布拒绝接受任何文学奖,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如此毒舌贝多芬和莫札特呢?

我是音乐外行,无法从专业角度评论,只能从常识出发,做两个判断:第一,无论是贝多芬还是莫札特,其音乐作品绝对不是伯恩哈德说的那么不堪;第二,无论是贝多芬还是莫札特,当然也不是音乐上完美至极,无可挑剔的圣人,其某些音乐作品一定也有可以批评的地方。现在问题就来了,连我这个外行都知道的第一点,伯恩哈德怎么可能不知道呢?贝多芬和莫札特在我们一般人心目中,早就习以为常地被认为是天才型的大师了,伯恩哈德为何要用这么夸张狠毒的语言批评?就算两位的音乐作品有值得批评之处,难道不能温和一点吗?

伯恩哈德自己做出过解释:“之所以运用极其夸张和绝对的表达形式,那是因为传统的势力和赞歎的习惯太强大,不夸张不足以撼动和改变它们。”这段话言简意赅,说出了他的立场。伯恩哈德故意用刺激的方式,针对的就是我们这个社会中习以为常的观点,就是那些习惯性的判断,包括对于历史上的伟人的推崇。这让我想起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曾经发表过的关于“中国应当被殖民三百年”才能进步的吓人言论,在这里,“殖民三百年”显然并非刘晓波真实的主张,他与伯恩哈德异曲同工之处,就是用极端的言论挑战这个社会的习惯性对思想的规制:关于伟人,关于民族自尊心等等。

伯恩哈德如此离经叛道,但是依旧地位崇高,这说明在一个比较文明的社会里,大家都知道有这样的人,有这样极端言论的重要性。亦即,每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习惯”。很多东西我们一旦接受,就懒得重新去思考,很多标准就这样习以为常地树立在社会中了。可是,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的,很多观点,很多标准,是需要不断去重新反思和解释的。对于那些已完全习惯了的东西,没有强力的刺激,我们很少会去检讨,因为我们太习惯了。

在伯恩哈德看来,作家也好,知识分子也好,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想方设法,不断地去挑战“习惯”,打破“习惯”,让社会处于不断被鞭策的状态下,不要沦入麻木。这,也是我所推崇的立场。●

【自由时报】2015.09.09

分类: 相关资料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