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4日地收到诺贝尔评选委员会秘书长Dag Kühle-Gotovac教授的邀请函,邀请我出席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并确认意愿。我知道诺委会应在11月18日公布嘉宾名单,过了这时辰恐怕没戏了,想不到晚了一星期居然收到了邀请,我立即回函:一定去,谢谢!Dag Kühle-Gotovac再函:是否愿意出席诺贝尔音乐会和CNN的有关诺贝尔奖的一个节目录制,以及参观诺贝尔奖博物馆?我回答:非常愿意参加贵方安排的所有活动。秘书长再次回函:希望在奥斯陆与你相见。

受到诺贝尔评选委员会邀请信,参加世界最权威、最崇高地位的典礼,很难掩饰心中的激动,就差拿针扎自己一下,否则,很难相信这一切是真的。我立刻拿起电话给旅行社订机票,一拨,没人接;再拨,还是没人接,一看挂钟,晚上十一点,有点乱。

有一个问题,我心是热的,但挪威的天是冷的。邀请函中特别提到当地的天气是零下5度到零下25度之间,务请注意。对于居住长年温暖的墨尔本人来说,是一种考验。实在没有抵御这么低温的衣服,记得有年冬天在南京小住几天,才零下几度,结果手和脚全冻得肿起来,其疼无比,直到上飞机,我还在担心所带的衣服能不能顶住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冬季的严寒。

自打认世之后,一直认为诺贝尔奖是目前人类奖项中最重要的一个,这个观点一直延继之今,坚信这奖是奖给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和组织,坚信该奖不会愚蠢到要奖给企图将人类社会引向倒退的人和组织,没有人和组织因为获此奖感到羞辱,相反,所有获奖的人和组织都为该奖感到荣耀与自豪,海外中国人不例外,十三亿中国人也不例外,中国政府所有的官员没一个说过,诺贝尔奖是个坏东西.

但是,今年的中国政府似乎不太喜欢这个奖,不喜欢的原因是今年的受奖人!一个国家总有一些不喜欢的人,一个国家要人人喜欢,玉皇大帝也做不到,一个开放、包容、和谐的社会,即便一年来一个和平奖,连继一百年,天也不会塌下来。登机前在候机楼上了网,最新的NEWS是:中国政府拒绝出席与和平奖同一天举行、在瑞典斯德格尔摩的医学奖颁奖典礼,细节是中国政府连邀请信的封套都未打开就退回了。因了一句古话,谁和我过不去,我就和他一家过不去!

中国离诺奖很远,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到发诺奖的地方更远,一切并非想象中的顺利。十五小时飞行抵达中东DOHA,准备转机。DOHA是卡塔尔首都,刚刚获得2022年世界杯主办权,降落前看着沿海边沙漠中高楼,绝对爆发户,富余程度从机场免税店就可以看出来。我换上毛衣,站在《一千零一夜》白色长袍的阿拉伯人中间,怎么看都觉得怪怪的。匆匆忙忙的世界,每个人都是过客,他们又要去哪儿,“去芝麻芝麻开开门”,去签一个天价合同,还是要用掉兜里钱?此时此刻,没人会关心在场一个普通中国人心里的想法,他要去干什么?

飞机飞越了伊拉克北部,土尔其,捷克,奥地利,进入德国,真正的灾难开始了。飞机上我巳经看见了欧洲大陆的漫天大雪,下面一片雪白,但是还是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此时,世界上最大机场之一的法兰克福巳是人山人海,由于大雪,几条跑道关闭,许多航班被迫取消,上千旅客坐在地上在无奈的等待,特别转往北欧的斯堪的那航空(SK)全部取消,离开夏日炎炎的澳洲前实在没感觉风雪严寒意味作什么,当场傻眼,我将被困在了德国,我将无法出席明天在挪威奥斯陆的诺贝尔和平奖的典礼,我后悔的胃都要抽筋了,早三天启程多好啊。

想做点什么,不能束手待毙。法兰克福到奥斯陆约有3000公里,我开始试着以陆路继续旅行,欧洲虽然交通方便,但火车的速度不快,班次也少,还得绕道丹麦,瑞典去挪威,另一种方法,先到德国最北面,然后坐船去挪威,两种方案,均没有可能在48小时完成,只得放弃。我沮丧到极点,看了一下当地时间,2010年12月9日15时,离颁奖还有20小时。人的一生会有许多失望,但这种失望和无奈把我推到了不知怎么办才好,我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每种可能我都想试,折腾了两个小时毫无结果,人极累,三十多小时没睡,加之时差,最后,只得到行李查找处拿了一张单子,找了个空角落填单子,想找回行李,打道回府,人都去不了奥斯陆,行李去干吗?突然一股热流慢慢地从鼻子淌出来,一摸不好,出鼻血了,小血管爆了。我开始一遍一遍提醒自己,不要着急,千万别着急,既来之则安之,如果急得爆大血管,客死异乡,那未必太搞笑吧。诺贝尔委员会到底应该把奖奖给刘晓波,还是我?机场工作人员开始提供免费的矿泉水和巧克力,我喝了一口水,作了一个祷告:主啊!请帮助我,让我平静下来,虽然很想去,但实在不行也没关系,中国人的事中国人应该做,相信主不仅能看护人类,还特别能看护中国,我很渺小,不算什么,你能了解我的心,我就能感到平安和快乐,一切听从你的安排,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门!

换了一点欧元,决定在机场过夜,把等待期廷续到明天上午,再赌一把,今晚不再下雪,明天早上或许还有救。我找到一个角落坐下,打一个盹。按正常一天有五班法兰克福飞奥斯陆的班机,前三班巳取消,我是第四班,晚8点的,10点还有一班。大约在晚上5点多,无意中,突然发现大牌上出现了SK,真不相信自己的眼晴,神迹真的降到了我身上?那就是说北欧航空开始飞了,北欧方面机场没问题,可这儿外面还是漫天大雪啊。

运气真的来了,决不输给中六合彩。我马上去问讯处问情况,的确,机场决定晚上开一班去奥斯陆的,连汉莎航空的旅客也并到这班,赶快CHECK IN,生怕排在后面不让上,可进了候机处,电子板上的SK又不见,被工作人员告之,这鬼天气,任何航班分分钟会被取消,心在狂跳。这段时间,我拼命的祷告(平时功课没做好,临时抱佛脚),别再发生意外。平生第一次经验,坐在机上等待,还在担心能不能飞上去。两辆消防车随机两侧,用高压热水清除机上的积雪,大约一小时,当飞机冲上天空,我的心还在过速,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其实,问题出在法兰克福,北欧没那么大的风雪。难,真难,别说得这个奖,中国人去看看这个奖也不知有多难。由于雪的反光,黑夜中的北欧大地显得格外明亮,一个个城镇从翼下划过,感谢老天爷,感谢诺委会,奥斯陆近了,诺贝尔的家乡,近了。

飞机擦到奥斯陆的一刻,长嘘一声“感谢主!”这时巳是颁奖当天的临晨。北欧的冬天,白天非常的短暂,早上10点,天才蒙蒙亮,下午3点,路灯全开,天完全暗下来了。按秘书处的要求先到GRAND HOTAL报到,就像赶个早市,天还没大亮,凭电子邀请函和护照换取一个大信封,里面有印有你的名字和金色诺贝尔头像邀请卡,和有你名字的诺贝尔音乐会邀请卡,这是一个足可以放进镜框里的珍贵纪念品,突然想起“无产阶级”的我,倾刻富有的一塌糊涂,应该有“巨额”财富留给下一代了。

GRAND HOTAL好象有点故事,走进大堂,仿佛走进某个文艺复兴时代的博物馆,全是雕塑和壁画。在瑞典的斯德格尔摩,丹麦的哥本哈根都见到一样名字的HOTAL,都属当地顶级宾馆,有点欧洲连锁店的性质。挪威有个规矩,每年的获奖者均会被邀下塌该处,受奖者当天晚会出现在极精致的小阳台上,接受手持火炬民众的欢呼,得奖者则挥手向民众致意,据说这一习俗巳持继了百年。

颁奖处在CITY HALL(市政厅),1950年为纪念奥斯陆建城900周年而建,是奥斯陆最有名的建筑物——双塔红砖,感觉和澳大利亚国会的前厅没多大区别,墙上画的是现代油画(水粉画?),描写的是挪威人征服南北两极的故事。市政厅前称为PIPERVIKA广场,是观光巴士等旅行团的游览出发地点,许多航空公司也集中于此。广场附近的比格迪地区,是游览奥斯陆近郊及峡湾海岸的船只停泊与出发地。许多博物馆也集中于此,挪威最著名的观光景点。

2010年诺贝尔奖中最引人注目的和平奖,从237个个人和组织中产生,奖给一个叫刘晓波的中国人。刘该不该得奖,褒贬不一,我也不太在乎,在乎的是中国终于加入了产生杰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国际家庭,这些得奖人包括美国的马丁·路德·金、俄罗斯的萨哈罗夫、南非的曼德拉和波兰的瓦文萨,以及戈尔巴乔夫,图图,达赖喇嘛,修女屈丽莎等一大批极有影响力的人物。这一步再度证明,在迈向民主、人权和法治的文明征途中,中国并非例外。

平时那些如雷灌耳的世界名人也乖乖排着队进场。当通过最严格的安检后,进入了主会场虽然今年得主是亚洲人,可会场上亚洲人实在不多。我的座位号是12排33座,我拍了一张照以作留念,然后坐下,我需要感受这儿的气场,我需要静下心来观察将要发生的一切,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聚会,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颁奖,再过一会,这儿将是世界的焦点。

进场前听到广场这边在叫“支持”,那边在叫“反对”,中国政府和中国网民说:诺奖违背了和平奖的宗旨,所以十三亿中国人民不会在乎今天的颁奖。但我在想:多少年了,中国人实在实在是太在乎这个奖了,因为在乎,才会出现今天的局面。诺奖,对中国人而言,它有时是强心针,有时又是砒霜,恶梦好梦都做到了它。如果今天是中国的胡锦涛得奖,如果今天是台湾的马英九得奖,甚至如果今天是朝鲜的金正日得奖,这个奖的积极意义会有所改变吗?不会。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静静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大厅巳坐得满的,二楼记者席也挤满了人,正如秘书长在会前记者招待会所说,没有人会注意拒绝出席的国家和人,全世界的目光将聚集挪威奥斯陆CITY HALL。

11:50 诺贝尔委员会秘书正在向在场人士讲解颁奖礼事项。

11:54 将主持诺贝尔和平演唱会的美国著名演员丹苏·华盛顿刚刚以特别嘉宾身份入场。所有嘉宾已经就座,等候典礼开始,会场开始安静。

12:00 极度安静,四个军乐手在会场右上角号角齐呜,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音乐奏起。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成员随挪威国王和王后入场,就座。

12:03 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礼正式开始,挪威女高音HENRIK IBSEN在钢琴伴奏下演唱SOLVEIG‘S SONG。

12:07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THORBJORN JAGLAND (亚格兰德)发言。

重点是:

刘晓波因为长期非暴力立场……给刘晓波是恰当的,应该的。(全体起立,长时间鼓掌)尽管被批判,这次颁奖是最重要的之一……

讲述和平奖历史上无法领奖的情况是第二次,称“该奖不是羞辱谁”

讲述刘晓波的历史……提到天安门运动。

监禁刘晓波,是中国对自己宪法的违犯。

中国宪法赋予公民以言论自由,刘晓波没有罪,必须得到释放。(全场起立,长时间鼓掌)

民主可能会和专制发生战争,但民主之间没有战争。

承认中国经济上的成就。

中国应该有接受批评的勇气。

以美国摆脱殖民统治变的强大为例,中国人民拥有权利后,会更强大。

提到了苏联的失败经验。

人权是限制政府胡作非为的力量。

12:37 亚格兰德把和平奖奖章和证书放在刘晓波的空椅子上。(这是诺贝尔和平奖历史上第二次出现如此场面,全场再次起立鼓掌。)热泪盈眶,中国人,盼了这么多年,不容易啊。旁边一位欧洲青年拍拍我的肩膀,给我一张手纸,握手,递上一张名片,大赦国际。

12:39 美籍华裔小提琴家张万钧独奏表演。张万钧首先演奏的曲目是“茉莉花”。之后演奏了“彩云追月”和“爱的礼赞”。感觉凄凉,孤独,无奈,以前听“彩云追月”好象不是这个味。

12:45 挪威著名女演员LIV ULLMANN乌曼朗实在是个美人,虽然上了年纪,但风采依旧,她朗读刘晓波的文章:《I HAVE NO ENEMIES:MY FINAL STATEMENT. 》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

重点是:

在我已过半百的人生道路上,1989年6月是我生命的重大转折时刻……

1998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做出签署联合国的两大国际人权公约的承诺,标志着中国对普世人权标准的承认;2004年,全国人大修宪首次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了宪法,标志着人权已经成为中国法治的根本原则之一。与此同时,现政权又提出“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标志着中共执政理念的进步。

我坚持认为自己无罪,对我的指控是违宪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和亲历,我坚信中国的政治进步不会停止,我对未来自由中国的降临充满乐观的期待,因为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拦心向自由的人性欲求,中国终将变成人权至上的法治国。我也期待这样的进步能体现在此案的审理中,期待合议庭的公正裁决——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裁决。

如果让我说出这二十年来最幸运的经历,那就是得到了我的妻子刘霞的无私的爱。今天,我妻子无法到庭旁听,但我还是要对你说,亲爱的,我坚信你对我的爱将一如既往。

亲爱的,有你的爱,我就会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审判,无悔于自己的选择,乐观地期待着明天。我期待我的国家是一片可以自由表达的土地,在这里,每一位国民的发言都会得到同等的善待;在这里,不同的价值、思想、信仰、政见……既相互竞争又和平共处。

在这里,多数的意见和少数的意见都会得到平等的保障,特别是那些不同于当权者的政见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在这里,所有的政见都将摊在阳光下接受民众的选择,每个国民都能毫无恐惧地发表政见,决不会因发表不同政见而遭受政治迫害。

表达自由,人权之基,人性之本,真理之母。封杀言论自由,践踏人权,窒息人性,压抑真理。为践行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之权利,当尽到一个中国公民的社会责任,我的所作所为无罪,即便为此被指控,也无怨言。谢谢各位!

13:09 演员乌曼朗读完刘晓波的文章《我没有敌人》,现场响起掌声。

13:11 挪威儿童合唱团入场表演。特点是:它不象中国的演员那么统一的漂亮,更不象北韩的演员连微笑都是统一的。它是活泼、民族、自由和多元的。

13:17 挪威国王和王后退场,现场奏起音乐。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正式结束。

整个仪式的过程并不陌生,英国人踏上澳大利亚这块土地时,也带来了欧洲的传统。每年孩子学校的各种典礼,基本都是这种模式,今天只是放大而巳。但从意义上讲没有可比性,今天的影响力可能影响十年、二十年后的中国。人散得差不多了,我认认真真再把全场拍摄一遍,我强烈地感到,很难再有第二次了。

一张空椅子,一本获奖证书,获奖者缺席了,一个叫刘晓波的中国人没来,这一刻,永远被定格在历史瞬间。当我走出CITY HALL时,天巳经开始暗下来,风雪打在脸上有刺痛的感觉,不由自主卷缩一下身子。大门外的几百名记者逮住一切可以逮住的人进行采访,我穿过绳索来到空旷的广场上,刚刚发生的一切巳经成为历史,无人能够改变,无人能够复制,好好坏坏,让子孙去评论吧,有幸的是,我见证了历史,见证了奥斯陆!

无意中想起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具有强烈中国特色《乌有之乡》网站,有篇文章写道:2010年12月10日这天,奥斯陆将成为全世界邪教中心。

抖了抖身上的雪花,向路人打听,去诺贝尔奖博物馆怎么走。

2010年12月25日圣诞节

【独立中文笔会】2010.12.25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