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第一次读到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震撼我的不是集中营的故事(因为我们所经历的残忍远远超过了索氏的叙述),而是这位具有深邃宗教关怀的极权主义的叛逆者所表现出来的诚实和自省——无论是顺从、还是反叛,极权主义的受害者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极权制度的同谋。
21世纪初,我读到了廖秃头的《古拉格情歌》,让我想砸碎锃亮大脑壳的不是他对信念的坚守,而是他那种出自本能的纯肉体的绝望和挣扎、以及近乎于死刑犯的排泄物式的幽默。的确,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想活出尊严,没有本能的拒绝,而仅有智慧、哪怕是超凡的智慧,是远远不够的。在我读过的关于死亡的文字中,对我的智力和想象构成威逼的,除了卡夫卡的《在流放地》中、那种为追求纯粹的残酷和接近完美的杀人的失败而自杀之外,就是廖秃头的与囚犯们在脑髓中讨论被处决的细节了。
二、
这本集子里,只有30首诗,却用了1990~1994四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在80年代的青春期骚乱中、动辄几百行、句子长得一口气根本念不完的诗人来说,这本集子的成绩在数量上实在是太寒酸了。但是,在我这个极端的朋友看来,这30首加在一起的长度还不如他当年的一首的长度的诗,才是老廖作为一个诗人得以站立着的骨头。
在我们这个贪婪的民族中活着,一个人的血肉是根本留不住的,能剩下一副完整的骨头已经算是奇迹了。不,肯定就是奇迹了。只剩下骨头的人所要面对的,决不仅仅是肉食者或吸血鬼,更是那些更狠、更滑、更无耻的敲骨吸髓的精英。廖秃头的骨头会诅咒、会飞翔、会让坟墓般女人靠近太阳并焚烧自己,纷纷扬扬的灰烬弄瞎了诗人的眼睛,这样的眼睛看不见活物,却对死亡锋利无比。我的妻子刘霞,无论在何时何地,也无论是多么痛苦,只要有会吹箫的廖秃头在,她都会笑成个白痴。他那支用死刑犯的骨头做成的箫,可以使女人不再是女人,可以为所有无辜的亡灵安魂:
墙外的信仰
天外的亡灵
一年比一年显得旧
(《致一位死刑犯》)
我们在脑髓里讨论死亡
在永恒的日光灯下
讨论死亡
……
死是一道白光
还是漫长的隧洞
多浪漫的列车宛如阴茎
高潮时射出一颗子弹
打不中要害就太难受了
疲软如棉花
你的双手长成棉花
抓不牢任何东西
你的最后一截屎是冲着太阳的厕所挤的
(《和死刑犯讨论死亡》
廖秃头把“6.4”大屠杀的幸存者,统统称为“狗崽子”。我与他也是这类“狗崽子”。面对已经荒芜了10年的血迹,活人最好闭上狗嘴,听坟墓倾诉。
三、
廖秃头有一张石头般冰冷而坚硬的脸,任警察们抽打也无法使他闭嘴;他有一身空气般的骨头,反铐也锁不住他,没有了笔、墨水、胳膊和双手,他就用竹签和棉花蘸着药水写;他还有一副能够撕碎海水的嗓子,只要波浪冲不走礁石,这嗓子就能为亡灵们哭泣着嘶叫。每次他朗诵《屠杀》或《安魂》,都让我眼睁睁看见蒙克的《呐喊》。
西西弗斯徒劳地推着那块顽石,每一次重复都是第一次,荒谬被本体论化了,变成现代人的形而上学。加缪说,这是一种难得的“快乐”或“幸福”。如果廖秃头真是一块被镣铐、电棍、呵斥、拳头和死亡锤炼过的顽石,我宁愿做徒劳的西西弗斯,不要本体论和形而上学,只享受永远推着顽石的快乐和幸福。
被监狱剃成闪亮的大秃头,多光滑,很好的手感。
四、
老廖呀、廖胡子、廖秃头,自杀了二次:一次企图以秃头撞碎窗玻璃、坠楼而死,未遂;另一次又企图用秃头撞墙而死,又未遂。在求死不成的绝望中,活着本身无疑是自我摧残。4年后,你居然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并娶了个年轻漂亮的妻子。无产阶级专政的“电鸡巴”的无数次强奸,也没有使你堕入风尘,变成一个窈窕妩媚的文人。我自信对你的判断绝对准确:本能的拒绝和挣扎才是你生存的证据。
活下来,为了做死亡的见证人。
做死亡的见证人,比智慧更重要的是本能。
以死拒绝,你才活着。
挣扎活着,你才见证。
古拉格,不是一个名词。奥斯维辛,不是一个名词。
《古拉格情歌》,也不是一本诗集。
2000年3月于北京家中
【刘晓波文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