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共现政权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胡耀邦的座谈会,之后又分别在胡耀邦家乡湖南浏阳和胡耀邦墓地江西共青团城举行纪念座谈会。
早在纪念胡耀邦的信息流传于境外媒体之时,外界对胡锦涛此举作出种种善意的猜测和期待,舆论普遍认为,六四十六年来的第一次公开纪念胡耀邦,显然有为冤死的胡耀邦恢复政治名誉的意味。
现在,系列纪念活动已经完成,中共高层为纪念活动设置的重重限制也相继曝光:降低规格、缩小规模、严控媒体、统一口径、禁止某些党内的开明元老出席,从17日就开始监控“敏感人士”。最关键的是,尽管纪念会有三名常委出席,但力主进行纪念活动的现任党魁胡锦涛却“巧妙”缺席,使纪念会的意义大大折扣。
由此可见,对胡耀邦这个敏感的名字,中共高层既要利用而又心怀戒惧,所以才表现得如此首鼠两端。
再看纪念会上曾庆红代表中共现政权对胡耀邦的评价,完全拷贝十六年前胡耀邦追悼会上的评价,即:“胡耀邦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
这个评价,来自当时还一言九鼎的邓太上皇之钦定,可以说是带头搞掉胡耀邦的邓小平的政治遗嘱的组成部分。在中共现政权还完全奉行邓小平的跛足改革路线,还坚持维护一党独裁的情况下,中共现政权不可能改变邓小平当年钦定的评价。所以,纪念胡耀邦却不敢触及胡耀邦下台及冤死的关键原因,既不敢提及邓小平当年用老人政治权谋罢免胡耀邦的错误,更不敢涉及由胡耀邦的冤死而引发的八九运动及六四惨案,而只能重申1989年由邓小平定调的胡耀邦评价。
然而,事隔十六年之后的中共现政权评价,并不能代表六四后民意觉醒后的民间评价。民间心中的胡耀邦形象,不仅是中共党内罕见的开明高官,也是改革开放的先锋和政治民主化的象征,更是遭到不公待遇并冤死的悲情英雄。
看看网上的留言,这种不同于官方评价的民间评价就一目了然。查阅,截至21日晚19时,新浪网上关于纪念胡耀邦的标题新闻共十条,在“中共中央举行座谈会纪念胡耀邦诞辰90周年”的总标题下的网民留言共296页5906条。
即便在跟贴内容受到严控的门户网站,也有许多留言涉及胡耀邦的冤死和暗示十六年前的大悲剧。比如,就我查阅新浪网的帖子而言,获得最多以“顶”字为内容的跟贴,是IP为“61.149.103”的新浪网友留言:
“突然间,那封尘已久的记忆被揭开,泪水止不住地哗哗流下来。一个凡人,与百姓心心相印,让我们大众第一次看到了光明的未来。一个智者,以他的智慧和勇气,为无数蒙冤的人昭雪,我们第一次感受到正义的力量;一个伟人,拨转着历史的方向盘,将中华名族送入伟大复兴的轨道。我们感恩予他,耀邦同志!”
不光是网民的反映,大陆的开明杂志的评价也是如此。比如,《炎黄春秋》和《书摘》因出版纪念胡耀邦专辑而遭到整肃,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两本杂志都发表了那些开明的党内元老田纪云、李锐、杜润生、朱厚泽、李普、杜导正等人的纪念文章,这些文章对胡耀邦的评价显然与曾庆红的讲话基调不同。
再如,著名的《财经》杂志发表了纪念胡耀邦的万字长文《胡耀邦与当代中国变革》,道出了不同官方评价的民间评价。该文列举了胡耀邦对中国改革、特别是政治改革的种种贡献,最后在结尾处这样评价道:“在中国这场伟大的变革中,胡耀邦是一位英雄,是带有悲剧色彩的英雄。悲剧式的英雄能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更为强烈的印象,悲剧式的英雄在历史上刻下的痕迹更为深刻。胡耀邦已经离开我们16年了,人们对他的怀念却没有丝毫减弱。”
由此可见,民间心中的胡耀邦,不是官方高调评价中的前总书记,而是含冤而死的政治改革的悲情象征。这样的民意所针对的,既是以邓小平为首的老人独裁对一位开明总书记的政治迫害,也是在表达民意对政治改革长期停滞的强烈不满。
其实,在中共内部,胡耀邦的主持平反、不徇私利和廉洁奉公,在十八年前就颇得党心;而在1987年1月,邓小平通过一系列私下权谋逼迫胡耀邦辞职。据2004年出版的《邓小平年谱》记载:1987年1月13日下午,“在住地同杨尚昆等谈胡耀邦的失误。在谈话中提出‘软处理’。大家表示同意。”实际上就是老人帮已经决定罢免胡耀邦。之后的生活会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紧接着的2月4日上午,“在住地同杨尚昆、薄一波、姚依林、王震、宋任穷、伍修权、高扬谈中共十三大人事工作问题。”
一个几千万党员的执政党,在决定党魁的去留和党的新一届领导层这样的重大问题上,居然没有党代会、没有政治局会议,甚至没有政治局常委会议,而只通过召集几名党内大老在邓家的谈话就决定了。也就是说,邓的住宅就是太上皇行使绝对权力的密室,相当慈禧太后的后宫。如此丑陋的“垂枪听政”,还美其名曰为“提倡废除终身制”!
也正因为胡耀邦的下台既太有悖道义又太不合程序,所以,胡的遭遇得到了中央委员们的广泛同情,早在1987年胡耀邦被迫下台之后中共十三大选举中,党心的不满就得到了强有力的表达:他以高票当选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在政治局委员的选举中,胡耀邦获得了173位中央委员中的166票,未投他的七票中,还有一票是他自己的。而在整肃胡耀邦中最卖力的邓力群却被差额出中央委员会。
在政治改革充满希望的八十年代末期,民意对胡耀邦的尊重主要来自他作为党魁的开明和宽容,他宽容过民主墙运动,反对过逮捕民魏京生,保护过北京大学生竞选运动,支持过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大讨论,抵制“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保护了党内一大批自由派知识份子。所以,民意对邓小平罢免胡耀邦的不满就更为强烈,这种强烈不满终因胡耀邦的含冤之死而全面爆发。以大学生和知识界为主体的八九运动,始于对胡耀邦蒙冤的广泛同情和对胡耀邦的宽容精神的怀念,继而发展为对胡耀邦所象征的政治改革的强烈要求,最后,八九运动付出的伟大牺牲,也让曾经保护过八六学潮的胡耀邦和拒绝军事戒严的赵紫阳的名字变成中国人心向自由的道义象征。
胡锦涛不敢面对悲情胡耀邦,既意味着中共现政权对胡耀邦的良好声誉的机会主义利用,也意味着中共还无意改变十六年来政治改革完全停滞的现状,所以,推动政治改革的动力就只能从民间汲取。民间表达对悲情胡耀邦的悼念,既是要记住激情澎湃和天地同悲的八十年代,也是要继承八十年代的开明政治遗产和伟大的八九精神,进而以民间的努力来推动中国的自由民主。
越是在黑幕重重的恐怖秩序之下,就越要记住六四亡灵、胡耀邦的冤死和赵紫阳在软禁中的辞世,就是要挖掘和公布这浸透鲜血和冤屈的真相,真相既是戳穿黑幕的利刃,也是对抗强权和战胜恐惧的资源。
2005年11月21日于北京家中
【民主中国】2005.11.21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