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烈的5.12大地震震惊世界,中国全民动员的救灾让世界刮目相看。

中国政府的救灾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和积极,国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悲悯和自信,社会献出前所未有的善心和团结,媒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境外媒体也给予了中国”前所未有”的赞美。于是,举国上下似乎被注射了道德强心剂,极度亢奋甚至带来群体性癫狂,”多难兴邦”的高调响彻云霄。”前所未有的大爱”、”13亿同胞心灵正被洗涤”、”大地震废墟上崛起了道德中国”……等论调,”大团结”、”大洗涤”、”大振奋”、”大升华”、”大勇敢”、”大英雄”等词汇,泛滥于所有媒体,甚至连《南方周末》也表现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的亢奋。

然而,承认此次救灾中中国政府的变化和国人道德的提升,并不意味着无限制地夸大和拔高,更不意味着一味地沉浸在救灾的道德大合唱中。恰恰相反,如果忽略了群体亢奋下的真实中国,忽略全民忽然”道德”背后的识别力低下,忽略救灾的中国模式所凸显的致命弊端,忽略不同于主旋律的异见,进而利用政府垄断或多数暴政来压制不同意见和封杀问责之声,那么,无论媒体上充斥多少正面宣传、政府颂歌和英雄礼赞,非但不会为今日中国带来制度上和道德上的更新,反而会沦为又一次假冒伪劣;非但无法”痛出一个新中国”,反而会强化”党国至上”的独裁中国。

首先,温家宝在救灾中的表现和首次为平民举行国家性悼念,并不能代表中共体制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事实上,胡温政权的救灾行动仍然延续着”党国至上”的逻辑,旧体制的愚民诡计仍然畅通无助,”以人为本”的口号之下,”公仆”还是”父母官”,公民还是”草民”,国人的正当权益还是党国的恩赐,政府救灾的本职还是被拔高为”伟光正”的又一次颂歌,受灾的草民还要扮演”顾大局,识大体”的顺民,用”谢主龙恩”来换取党国的恩赐。君不见,在灾民们惊恐未定之时,大陆电视台救灾报道的画面中,就已经有太多获救的孩子感谢”胡爷爷和温爷爷”的镜头了。甚至有央视记者拿着话筒对准刚刚被救出不久的孩子,让他一遍遍地”感恩”.

其次,举国救灾、大量捐款和自愿者踊跃,并不代表国人真有了前所未有的大爱,更不标志着国人的道德水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与善心迸发相伴随的是经不起侮辱的弱国心态和”一览众山小”的道德狂妄。看看流行于网络的”国际铁公鸡排行榜”和愤青们逼捐时的义正词严,读读网民对莎朗。斯通的破口大骂,再联系此前不久从高官到平民对达赖喇嘛的文革式声讨,”大灾出大爱”并不能掩饰”大灾出大恨”.再品品御用文人的含泪劝说和”纵做鬼也幸福”的抒情,其冷血和无耻如同无底的道德深渊。

事实上,没有制度化的个人自由,不可能有个人责任,更培养不出道德的自主性,也就很难生长出文明社会的常识性道德。所以,在此次大天灾中中国人所表现出的道德热情,并不能掩盖中国的制度道德和国人的道德识别力的低下。

第三,短暂的新闻开放不代表中国新闻制度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即便在救灾的前一阶段,媒体所获得的一定程度的开放,仅仅是意识形态管制暂时失效的结果,但与”新闻自由”无关。从制度层面和统治方式的角度看,中国的媒体管制和垄断舆论的旧体制丝毫未变,注定了这种开放只能是”昙花一现”.没过几天,官权再次收紧国内媒体,要求以”正面报道”为主,地方政府又开始驱逐境外记者。

与此同时,这种”前所未有”,表达的是极端的自恋自媚,不要说达不到文明国家的高水准,就连道德的常识水平都未达到。救灾报道基本上还是按照党国主旋律起舞,且充满了煽情甚至矫情。更要警惕的是,救灾英雄事迹报道的程式化和”煽情化”,让毛泽东时代的道德高调再次高亢。((比如,死了家人的官员,来不及擦干眼泪就去抗震救人了;家里也受灾的军官,坚守救灾前线而绝不回家看一眼;这样的报道比比皆是。不求回报的绝对奉献换来党国的英雄册封,大灾后不久,已经有多个相关部门册封了许多”救灾英雄”,6月6日央视推出”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6月12日召开中宣部等衙门举办《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凡是上台做报告的,无论是哪个行业的人,也无论平时干得如何,无不含泪汇报,其文革化的讲用腔调不能不令人反胃。似乎一遇上大地震,人性的自保、挣扎甚至阴暗自动消失,大灾发生的瞬间就把凡人变成了圣人,))

舍己救人的英雄主义,固然应该弘扬,但英雄赞歌和各类表彰大会的泛滥成灾,只能导致英雄的贬值。

【BBC】
2008年06月23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9:29北京时间 17:29发表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