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8日下午5点,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宣布,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是中国异议人士刘晓波。

当时我正在北京玉渊潭南路刘晓波住所所在的大院门口等待消息,那里挤满了麦克风和摄象机。晓波获奖的消息传来,现场一片喧腾。有记者问我:“刘晓波获奖对中国的未来有何影响?”我说:“我们无法预测这件事会对将来有什么影响,但是现在我们很高兴,现在我们都high了。”

当然也有人不高兴:不仅中共对刘晓波获奖一事做出了愤怒的回应,就连某些海外的“民运人士”也对刘晓波获奖表达了激烈的反对意见。这令我想到:激烈反对往往反而是过于重视的表现。中国人其实是非常重视诺贝尔奖的,每年一到诺贝尔委员会公布获奖者的季节,中国媒体都会纷纷刊登文章,讨论中国人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中国人还要多少年才能获得诺贝尔奖等等;当然也会有人说诺贝尔奖不算啥,中国人太重视它了,云云,但是这种说辞其实也是诺贝尔奖热潮的一部分。同样,激烈反对晓波获奖,其实也说明这些人十分重视刘晓波和诺贝尔奖。

我由此想到我们对中共的态度。虽然我们必须直言不讳地表达反对意见,但是我们也必须记住: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反共,而是建设一个全体公民共同生活于其中的更美好的国家。我们的目标是自由、民主、法治、宪政、市场经济、公民社会等许多东西;过于强调反共,其实也是对中共过于重视,甚至是被中共牵着鼻子走的表现。《08宪章》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它没有像一些文件那样,陷入对中共的激烈批判和愤怒谴责,而是大胆提出了六条基本理念和十九项基本主张,为中国的未来提供了愿景。

反对运动不光要反对,也要注重建设性,听上去似乎有些自相矛盾,但这一点其实十分重要。本人与他人合译的《一种更强大的力量——非暴力抗争一百年》一书提供了不少有关的理念和经验教训。

非暴力抗争的理念,最初似乎来自亨利·大卫·梭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等无政府主义者提出的“不与国家权力合作”的主张。20世纪刚刚开始之时,一小撮俄国农民就开始这样做了:“偏远的古利亚地区的农民从1903年起就不听从任何政府当局的命令了。他们拒绝缴税,烧毁沙皇的画像;还杀死了几名官员(掘墓人拒绝埋葬他们,将其作为抵制行动的一部分)。古利亚地区的所有权力都掌握在古利亚社会民主委员会手中,该委员会每周举行公众集会,会议的特色是无拘无束的辩论。实际上古利亚早已成为自治的农民共和国。”这个过程虽然并不是完全和平的,但却实践了托尔斯泰的理念:“他们既不寻求政府的帮助,也不攻击当局,而仅仅是让自己独立于统治者。”

1909年,圣雄甘地在乘“基尔多南堡”号从英国返回南非的徒中花十天时间撰写了《印度自治》一文,甘地在文中“呼吁印度人重返他们本真的印度之根;他认为一旦这种形式的自治实现了,政治独立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如果我们整理好自己的屋子,那么只有适合住在它里面的人才会留下来。其他人会自觉离开。’”为此他领导了“建设性工作”和“自治运动”——解放“贱民”和妇女,推动村庄实业,改革教育和公共卫生——将其作为争取印度独立的工作的一部分。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库隆和亚当·米奇尼克等波兰知识分子提出“新演进”的主张。他们成立保护工人委员会,印刷地下出版物,组织飞行大学,建设社会。他们说:“不要烧毁委员会,而要建设我们自己。”他们主张:“古典革命的教条告诉人们,革命就是获取权力,先抓住国家权力,然后再去建设社会;新的做法是鼓励人们把‘权力’和‘社会’区分开来,将权力的问题放在一边(留给国家),按照你认为理想的社会先做起来;旧意识形态许诺人们一个美好的未来,为此现在必须苦苦等待和忍受,新的做法是立即去做你认为的好事,‘不是为了美好的明天,而是为了美好的今天’。铁的历史规律提醒人们不要头脑发热,不要在”无情的事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新的做法是‘如同……(as if)’,即如同现在已经是一个自由社会那样去做,在一个非公民社会中首先做一个好公民:你不是你相信言论自由吗?那么,请自由地说吧。你不是热爱真相吗?那么公布它。你相信一个开放的社会?那么,开放地去做。你不是相信一个体面而富有人性的社会吗?体面地富有人性地去行动吧。政府将在未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而你于现在就可以证明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显示出你的忠诚、勤勉、正直、智慧。”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相反的例子也不是没有:1944年,萨尔瓦多反对派集合了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前政府官员和军方人士的支持,成功推翻了独裁者马丁内斯将军。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建设性目标,推翻独裁者并没有给该国带来民主,萨尔瓦多不久之后就再次陷入一种新型的军事独裁。

亚当·米奇尼克:“将对方当作对手而不是敌人。”刘晓波在法庭最后陈述中说:“我没有敌人。”2010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的颁奖辞说道:“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决定将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颁予刘晓波,表扬他长久以来在中国用非暴力方式争取基本人权。”这些都是对本文最好的诠释,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反对,而是为了建设。

【自由亚洲电台】2010.10.14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