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伟。田牧摄影

2017年7月13日,刘晓波与世长辞,距今满六周年。我虽无缘与他亲自认识,但我知道,自由民主的台湾之安危亦是他生前所挂念的。

我与他同生于1955年,他年底,我年初。如今他的“底”不幸是他生命已于六年前被迫提前走到底的“底”,而我的“初”幸而仍留在“未忘初衷”的“初”。

就对抗专制独裁来看,晓波提前到来的“生命到底”与他长远不息的“浩然正气”融成了我们对抗中共时,沛然莫之能御的底气。

晓波生前从2008年至2017年7月13日逝世期间,都处于被中共监禁的状态。他原本是一个充满对知识、自由、人权充满热情、热血和热诚的读书人和勇者,却被被囚在牢房里,无法大步迈前,仅能小步兜圈,这令我想起整整一百二十年前,奥地利诗人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所写的一首诗《豹》,容我翻译如后:

豹(Der Panther, 1903)
Rainer Maria Rilke

它的目光疲累地滑过一根根的栏杆,
而铁条栏杆后面,世界并不存在。
它体态轻巧,步伐弹性而有劲地,
转着最小、最小的圈子,
彷彿跳着一场围绕于某个中心点的力量之舞,
在中心的焦点处,盘据着已被麻痺而仍坚毅的意志。

只是,偶而,眼帘会撑开,默默地,瞳孔会张开,
——。然后目光所及,所见景象会映入眼帘,
会穿过紧绷的肢体,无声的紧绷——
进入心脏,终结于此。

这首诗描写了一只代表:活力:的豹,被禁锢在铁条栅栏的笼子后,尽管身体失去自由,四肢仍不停地走动。它没有挣扎,但也没有倒下。它看似与世隔绝,却也没有失联。

它的目光彷若无神,却也没有恍神,它的意志似已被麻醉,却仍然坚毅,映入眼帘的意象,并未模煳它的意向。

静寂中,外间影像终极于心中。从而,心中的世界仍证成了世界的中心。

晓波的离世是留给我们的开示:人心不死,初衷不灭。

【锐传媒】2023.07.18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