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声按语:刘晓波已离世七年了,他的一腔热血,他的绚烂生命,在人间消失,连最后的墓茔也未被留下……,当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却依然活在世人的心里,这便是永生。刘晓波的精神,刘晓波的灵魂,在一代人的心里留下了永远的丰碑,这是一个时代的丰碑。姜福祯先生提出的问题,每年有必要警醒与鞭策中国民主人士,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去推动与实现《零八宪章》所提出的中国宪政民主事业。

刘晓波去世已经七年了……

我们为什么纪念刘晓波?从个人视角出发,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是刘晓波一生都在践行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刘晓波是当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最炫目的领军人物,他深知言论自由是自由之母,他说:“为了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之权利,当尽到一个中国公民的社会责任,我的所做所为无罪,即便为此被指控也无怨言。”

刘晓波的思考经常深入骨髓,骇世惊俗,他的“三百年殖民说”,“多数人暴力说”,以及对民粹和正义的反思,其超前独到的论断让人望尘莫及。

二是他强烈的责任感。刘晓波一直是一位批判者,他没有“为天地立轴心,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士狂傲,他只着力于被专制强权剥夺的公民权利如何回归。他主张走出书斋,走出餐桌,以一已之力开拓民间社会。以“和平、理性、非暴力、不合作”的哀兵策略虎口夺食,求得一丬有限空间。为此,他在已有的法律体纟内,把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演绎到临界点。

有幸的是刘晓波的责任意识,反衬出中共的骄横跋扈和不负责任,国际社会亟需一个讲规矩,负责任的大国,因此刘晓波的责任意识踩在了时代的主脉上。

三是对“中国模式”的软约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其高增长、低人权的狰狞面目引起了整个西方世界的警觉,把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刘晓波显然是以《零八宪章》的“普世价值对中国模式”的一种否定,对为所欲为的国内暴虐的一种软约束,希望中国能够遵守国际政治规范,遵守已签署两个公民权利公约。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若能够按照民主与法治的准则与文明世界同步,即实现真正可持续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和平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四是悲剧英雄,“空椅子效应”。刘晓波的悲剧是世界把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他,而中国却送给他一把空椅子。他们把一个提倡“和平理性非暴力不合作”的温和的自由派知识分子顽固坚定地关押在监狱中,让中共的残暴统治和西方的文明价值完成一次对撞。刘晓波的悲剧是他“没有敌人,没有仇人”的博爱胸襟里,被残酷地填入肝癌,并让他的肉身沈入大海,死无葬身之地。刘晓波的悲壮正在于:最美的被最丑的撕碎与毁灭;刘晓波的悲壮还在于:他以殉道者的姿态,以被死亡的肉身对“岁月静好”派,形成强烈地沖击与拷问!这有益于让我们民运丢掉多年与虎谋皮的《葵花宝典》,这有益于开拓民主运动多元化思考的空间。

【欧洲之声】2024.07.10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