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囹圄的刘晓波被中共迫害致死,成为近代中国为了国家进步献出生命的先进人物的最新一人,与被专制暴政残酷杀害的戊戌六君子,秋瑾,徐锡麟,邹容等烈士齐名,永远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

刘晓波的舍生取义精神令人想起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有人劝其逃亡保命,但是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故一心求死,拒绝逃亡,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也希望以鲜血唤醒国人变革的希望。

刘晓波在“六四”学运期间,不顾安危毅然回国投身运动,直接参与推动中国大陆民主进程。“六四”以后中共血腥镇压,很多异议人士流亡海外,刘晓波也有机会投奔自由,但他自愿选择一条充满荆棘道路,坚持留在国内进行一线抗争,即使家庭被牵人身受害,也不贪生怕死临阵逃脱,入狱以后拒绝认罪换取假释,他以牺牲自己的自由来换取国家的自由,他是现代中国的殉道者。

清廷处决变法六君子,是在变法已经付诸实施以后,感受威胁从而大开杀戒。戊戌变法运动期间,光绪先后发布逾一百道变法诏令,明告全国推行新政革除积弊,包括解除报禁,开放言路,改革机构,兴办现代教育,编练新式军队等等。但是刘晓波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做,只是通过言论(书面或口头)表达了温和的政治改革愿望,却也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清廷以后的国民党政权,还有相对的民主自由,而且根据“三民主义”以及军政训政宪政“建国大纲”设计,对于未来实行民主政治有所承诺,按照阶段逐渐还权于民,实行宪法政治(像是如今台湾)。时有学者胡适经常直言民主自由,反对独裁政府,要求结束一党专制,当局并未对其监禁杀害,反倒优礼重用听其建言。刘晓波活在中共统治之下,说了和胡适同样的话,却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二战以后世界人权宣言发表以来,普世价值深入人心,尤其冷战结束以后,自由民主更是大获全胜,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全球少数专制政府对于政治犯以及良心犯,很少再行肉体消灭。就以小国缅甸来说,尽管昂山素季长期公开要求军阀下台,结束军人政府,但是军人当局只是对其实行居家软禁,未敢骤然施加人身迫害。反观刘晓波,并未主张中共下台,也不要求取消共党,但最终还是不能容于当局。

戊戌六君子(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遇难以后,杨锐等灵柩寄居庵寺,前来祭奠者多人,上海“字林西报”发表一篇时评,心情沉痛言辞剀切,文笔犀利风格激扬,至今读起仍觉鞭辟入里切中时弊,现摘录如下,以此悼念刘晓波:

“在北京,有六个青年的改革家为那位残忍暴虐的老太后所杀害,但他们个个都具有舍身成仁的意志。我们常常对中国表示灰心和绝望,但是任何一个国家能产生像这样一些烈士,是没有理由对他绝望的。”殉道者的鲜血是教会的种子“,同样地,这六个青年的鲜血也将是新中国的种子,他们的名字是应当被记住的,因为总有一天,他们会享受崇高的荣誉。慈禧太后在北京所处死的六个青年,无疑地,历史将以爱国者的名义给予他们,因为他们是为国家的利益而贡献了自己的性命”。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他们的一切计划都聪明,但他们的动机是高贵的,他们的光荣因此也是不朽的。中国野蛮地谋杀了他的第一批爱国青年……中国所需要的是青年的血液,而我们在康有为和他的死义的诸同僚的例子中,看到这种旺盛的精神是充沛的,我们引以为慰。唯一的遗憾是,这些人竟牺牲在一个非正义的反对势力的酷刑之下。但我们可以断言,这些人的精神是继续存在很多人中间的,改革一日不完成,他们不会一日休止”。

专制政体之下倡导改革需要极大勇气,有时要冒生命危险。中国异议人士可谓命运多蹇,赤手空拳面对一个野蛮落后极权怪兽(相对于甘地面对英国,曼德拉面对南非而言),但是他们别无选择,注定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现在刘晓波的使命已经完成,中国的民主还未有期,爱国的华人仍需努力。纪念刘晓波的最好方式,就是汲取他的献身精神,去继续他的未尽事业。从戊戌变法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专制的黑夜是够长的了,但正因为黑夜太长,黎明才快到了。

注 1:
本文作者在 “华夏文摘”相关文章
非暴力大旗传到刘晓波——写在南非领袖曼德拉辞世之际 2013 年 12 月 09 日
“谁是中国的曼德拉”——评新加坡李资政的新近断言 2013 年 09 月 11 日
刘晓波获奖催生中国民运精神领袖 2010 年 11 月 23 日
诺贝尔和平奖史上的光辉一刻 2010 年 10 月 12 日
刘晓波获奖奠定“零八宪章”的历史地位 2010 年 10 月 10 日

注2:
1907年徐锡麟在安徽安庆被清廷杀害,时人在安庆大观亭畔建楼纪念他,楼上高悬巨联:“登百尺楼,看大好江山,天若有情,应识四方思猛士;留一抔土,以争光日月,人谁不死,独留千古让先生”。

7/14/2017

【英顺文集】2017.07.14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